标签:
日本文化文化中国文化 |
分类: 中国文化 |
如果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作者)遇见日本的传统造型,一定有许多会心处。甚至,拿日本造型的实景图片作《菜根谭》的插图,也相得益彰,妙趣横生。
虽说《菜根谭》是集儒释道三家智慧的小品语录,但在审美取向上,走的却是禅宗路线,是以禅宗为主的生命观。而日本传统文化的定型,是在中国禅宗的引导下完成的。于是,这两者相遇,当然有许多会心之处。再于是,日本人喜欢读《菜根谭》,近代以来的留日中国学生与日本传统文化本能地亲近,便在情理之中了。
禅宗虽然讲究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但也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来表达,无论这种工具是大乘(船)的还是小乘(船)的。中国人是喜欢且善于言辞的民族,所以中国的禅宗公案和语录举世无双;日本是个崇尚匠人的社会,所以他们长于用实物造型来表现禅宗意境。于是把中国的言辞和日本的造型放在一起,真可谓绝配。
下面就选《菜根谭》的几条语录,与几个日本传统造型的图片搭配一下,其诗情,其画意,大有妙趣。
1.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味,其实真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饭;标奇立异,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2.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像万里晴空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一个人只有在淡泊明志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大凡要想观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种观人之术更好的了。)
3.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美味可口的山珍海味,其实都等于是伤害肠胃的毒药,所以我们一旦遇到这种大快朵颐的机会绝对不可多吃,只要控制住吃个半饱就不会伤害身体;世间所有称心如意、令你眉飞色舞的好事,其实都是一些引诱你走向身败名裂的媒介,所以凡事不可要求一切能心满意足,只要保持在差强人意的限度上就不至于造成事后悔恨的恶果。)
4.
5.
茑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春天一到百花盛开、百鸟齐鸣,为山谷凭添了无限迷人景色,然而这种鸟语花香的艳丽风光,只不过都是大自然的一种幻象;秋天一到泉水干涸树叶凋落,涧中的石头呈现干枯状态,然而这种山川的一片荒凉,才正好能看出自然界的本来面貌。)
龍安寺方丈前庭
6.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
7.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
8.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横月短笛吟风。(虽说住在狭窄简陋的房间之中,可是世间的一切忧愁烦恼全部消除,还奢望什么雕梁画栋、飞檐入云的高楼大厦呢?当然也更不必贪图珍珠穿成的帘子像雨珠那般玲珑的豪华设备了;一旦三杯老酒下肚之后,就使胸中出现一片属于纯真本性的真情,这时只知道月下弹琴和面对清风吹笛,自然会别有一番雅趣。)
9.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宜触发。(当大自然的一切声音都归于寂静时,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鸟叫声,就会给你很多深远的雅趣;当深秋季节所有花草都凋谢枯黄之后,忽然看到其中有一棵挺拔的花草屹立无恙,就会引发你无限生机。可见万物的本性并不会完全枯萎,因为它那生命力随时都会乘机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