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缺乏文化传承力?

标签:
中国文化中日文化世界文化国民性文化 |
分类: 中国文化 |
说来奇怪,中华文明尽管是四大古文明中惟一的幸存者,但除了汉字和秦制这类维系大一统的元素,能保留下来的文化传统,实在不多。这一点,只要看看时下的古都北京城,就会明白。
白川静《常用汉字解》的中文译者苏冰在该书“导读”一节中,在说明日本比中国更适宜感悟殷商文化时,引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传统是如何传承的?
他写道:
“居住在加拿大的法国移民保留着法国古代文化的旧习,而这些旧习已经不见于如今的法国社会。移住到夏威夷、南美洲的日裔保存了日本故习,这些故习已经被当今的日本人忘却或舍弃。同样,古代创造而如今已然消失的一些中国传统习俗、巫术文化依然活在日本文化中。例如,现在每年日本的皇后都要参加‘亲蚕’仪式,而天皇则是春天象征性地插种秧苗,秋天象征性地收割稻谷,这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亲耕’仪式。通过观察日本的文化现象,可以获得反观中国古代史脉的契机,发现巫术活动的原貌。如上面指出的关于#(口字的甲骨文图形)的发现。在中国,#(口字的甲骨文图形)早已消失,但在日本依然有类似于#(口字的甲骨文图形)的祝咒故习的存留。正是观察到日本古俗的祭盒#(口字的甲骨文图形),白川先生悟到了许多汉字中的‘口’其实是祝咒之器#(口字的甲骨文图形)。再如,他通过分析日本古俗‘真床袭衾’、‘大尝会’,认为殷人同日本古人一样,均相信衣是传灵的媒介(详见正文‘安、衣、依’诸字的解说)。”
(
礼失求诸野的现象古已有之,甚至“乘桴浮于海”的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就把中国文化带到日本。但能把这些古习俗保留至今,肯定有特殊的文化传承机制。为什么中国就保留不下来这些古习俗呢?甚至世界上文化传承力最强的民族——犹太人,到了中国之后,也失去了传统文化,被中国人同化。设若,法国人当初不是移民到加拿大,日本人不是移住到夏威夷、南美洲,而都来到中国,他们的“旧习”或者“故习”还能保留多少呢?——他们的文化传承力,总不会比犹太人强吧?
换言之,中国不仅缺少对自己固有文化的传承力,还具有使外来民族失去其固有传统的同化力。相比较,日本不止比中国更多地保留了中国古代文化,就是其固有文化如神道,也连绵至今很少变化。
这是为什么呢?
白川说:“我认为殷王朝与我国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作为古代王权的殷王朝与日本的古代王权在性格上十分相近”。 殷王朝与日本到底有什么样的“非常亲密的关系”,这要由历史学家去考证,但殷王朝“与日本的古代王权在性格上十分相近”,却是事实。因为,它们都是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方分权自治。这种地方分权自治,即使到了近代以来欧美日的市民社会,在大格局上也没有变化。正是地方分权自治,才使得日本人保留了更多的传统文化,也才使“居住在加拿大的法国移民保留着法国古代文化的旧习,而这些旧习已经不见于如今的法国社会。移住到夏威夷、南美洲的日裔保存了日本故习,这些故习已经被当今的日本人忘却或舍弃。”
至于苏冰说的“‘万世一系’的日本历史上又没有出现中国历史上频发的改朝换代、外族入主中原、帝制灭亡一类的巨变”,也都是造成中日间传承力差别的原因。但我还是觉得,制度格局是最主要的原因,即,地方分权自治的封建社会和市民社会倾向于保留传统文化,而中央集权制的一个本能,就是要废除地方传统,实现大一统。
孔子“克己复礼”,是要复辟周的封建之礼。秦灭六国,建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大一统专制帝国后,最主要的文化建设就是倾全力消灭地方文化,消灭封建传统。比如,秦焚书坑儒,其主要目的是彻底销毁六国的“史记”,消除六国的文化记忆。之后的每一次社会变革,也都旨在强化大一统专制,削弱封建自治。于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力,只在完善大一统专制上表现得异常顽强,其他民间传统文化只能苟延残喘于远离中央权力的地方,尤其是边远山区,并且越来越难有自在的空间。
当然,“中国历史上频发的改朝换代、外族入主中原、帝制灭亡一类的巨变”,是传统容易消失的原因。但是,新中国成立这六十多年来,没有发生过“改朝换代”吧?也没有“外族入主中原”吧?至于“帝制灭亡”,那咱就跟民国比,即使在这难得的和平年代,就比民国保留了更多传统文化?要知道,民国可一直保留着乡自治的文化传统啊。
每次听人讲欧洲的传统文化保存有多好,日本的传统多么连绵不断,甚至在美国几百年以上的建筑都比我们这儿多这类话时,我都会自言自语道:人家的社会基础是地方自治体,每一个地方自治体都会尽力传承自己的传统,这是共同体建设的任务。正因为地方自治,其公民的参与度、认真度及工作热情,远远超过我们这儿单靠国家项目资金诱导出的境界。
都说美国社会是个大熔炉,其实美国是一个不同族群圈子并存、共生的社会,族群间很少“融合”,且都保留着一些各自的传统。倒是我们这儿,民族融合得不得了——只是融合得太“酱缸”了一些!老实说,一盘散沙的社会最容易民族融合;但一盘散沙,既是专制的娃,也是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