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十五年,现在要说告别了
(2022-11-06 11:52:36)
标签:
发展模式中华文化从头再来 |
分类: 咬文嚼字 |
博客十五周年、捞人大学开学和《繁荣的悖论》
十五年前的今天,我在一位好友支持下,学会了在新浪上安家落户,开始把BBS里发的一些比较长的文章挑了六篇,一下子发成博客,我们商量给博客起了个名字叫“天天观察”。
叫“观察”是受到我十岁时候看到家里的一本老的杂志叫《新观察》。十岁的孩子不懂得什么叫观察,直到很多年以后,想起来这个词,觉得观察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当时BBS上写的都是一些对时政的评论,我们觉得可以赶一下时髦,把它博客化,也记载一下思想,后来才发现叫“观察”是可以把它看成是研究想法的记载,如果使用其他名称,恐怕还不能够表达它的容量。作为观察方法,既保持了它的客观性,同时也保留了很大的随意性,那时还没有没听说其他的人使用观察方法,好像中央电视七台的军事节目中有一个叫“军事观察”。但博客叫观察,不太落俗套,我很为“观察”名称得意,并把它派生到学生的作业-“商业观察”,让学生考察现有的商业现象,思考商业模式。
而叫“天天”更加神奇,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太认真,但每天都写,后来发现,这是天天这个名字在暗示,虽然没有像现在写的这么多,但也写到了1000多字(好像是1600多字),有的时候因为比较忙,也没有新的想法,就把新闻拿过来,进行一些评论。最初的时候只有四个栏目,核心的栏目叫做“消费批判”,是对我个人消费中遇到的不平事进行讨论,是把我的博客看成是一个“天天315”(当时还没有这个说法,我认为不是英雄所见略同,就是受到我的启发),我跟别人说,看谁敢欺负我,如果商家欺负我,我就实名写他们到我的博客里。这也是博客的开始时的风格,总是负面个人感受,后来,只描述现象不行,就加入了经济学分析。只有一个栏目觉得不够,第二个栏目起名叫产经评论,那时我主要的专业是产业经济学,对产业现象做一些评论,也是因为对房价上涨有意见,有段时间专注地产,批评地产,栏目名字没有改,只是明显专注在地产。第三个栏目叫教育闲话,主要是讲教育的一些体会,特别是对教育现象的一些批评。第四个栏目叫政府八卦,因为我认为老百姓除了会从消费中获得好处外,剩下的就要从政府那里获得服务,政府服务缺少约束,我就想通过这个栏目来解决这一问题。四个栏目坚持了三四年。总体上来说,当时就是想把博客当成一种自由工具,打抱不平,偏向舆论监督。
然而博客到过2009年,逐渐出现了变化,一是我的专业出现了变化,成立创业学院,三创教育成为主要任务,2012年以后,舆论纪律逐渐严格起来,我年龄也进入五十岁,从义愤填膺的中年人转向了有点老成持重,学术讨论变成了重要目标,一些栏目名称发生了变化,逐渐也增加了一些栏目,有“课题专栏”(始于2010年,为国家重大课题服务),“创业释疑”(2011)成为三创教育工具,新商业模型论坛已经上了正轨,建设了一个栏目“商业模型”(2010),好多栏目越来越追求经济、管理学研究,新闻的程度下降。
这样,1600字就不够了,觉得这辈子可能一直要用博客来记载了,每天写博客已经变成专项工作,把内容扩大到了2000字,尽管没有做宣传,但我也主动对外公开,有很多的人都知道这个博客,有时候我也通过一些工具让大家看。开始时他们还笑话我,我也没太计较,没有受嘲笑影响,甚至到课堂上作为我个人介绍的跟同学讲,“我要写30年”,让学生们也来监督,变成了记载一个专用的思想记录工具,现在它已经不止于记载,也成为训练自己思维和增加思想工具,因为它强迫我们记忆和思考。
近年新浪对博客给它们带来的收益看得重,怕给自己惹麻烦,博客这种过去十多年前的工具,不给他们挣钱,却经常让它无法面对新闻审查的要求,就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有敏感词限制,写了,经常发不出去,这两三年来,让我发博客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受到限制,时间花在发的上而越来越多。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在公众号以“天天观察博客”为名建立了账号,并向公众号转移,今天借博客十五周年的机会,宣布正式转移到公众号上。当然,公众号这个工具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现在不得而知,我只能不断适应,而不能停止。
这几天捞人大学的话题讲了很多,我与E读书会主讲内容结合在一起,向大家公告,已经招收了一名学生,是舞蹈专业的。她自编了舞蹈叫“海底”,她报名并发了一段视频,对舞蹈有一番解释,我很受感动,觉得满足捞人大学有技能的要求。虽然她提出进入捞人大学却没有多少创业的热情,还需要再进一步的引导和鼓励。
受疫情影响,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开展E读书会了。本来想借从教40周年酒会,讲讲我已经准备了快一个月的《繁荣的悖论》这本书,疫情来了,好像还很严重,根本没有办法大规模集会,所以还是抓紧把它讲完,我说,再不讲,就变馊了,还得重新备课。这本书是克里斯坦森写的,是给国家出主意的,而他前面写的创新都是写给企业的,是以颠覆式创新为基本概念,而《繁荣的悖论》这本书是以开辟式创新为基本概念。所谓的开辟式创新就是在人们认为没有市场的地方把市场调动出来,用文化、观念改造,特别是用商业模式和低技术-被作者称为使能技术,尽快让当地掌握的技术,由此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产体系之中,在推动当地人能够消费的同时,也能够参与生产,从而让社会走向繁荣,其结果带来的是上进文化和共同富裕。捞人大学刚好做的也是这样的事情,是人们没有注意到的市场,有可能是在开辟一个新的教育,并且是社会创业的方式。
借博客十五周年机会祝捞人大学能够给国家带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