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进行华商教育?

(2022-09-25 01:30:57)
标签:

中华文化

创业

哲学

分类: 教育闲话

如何进行华商教育?


连续三周,每周末都在和华商教育集团的助理在过节、喝酒讨论问题,第二周时,董事长也专门来广州跟我讨论问题,今天我也做了回访,出于礼貌,但董事长说,他们这也算是三顾茅庐了。

这个教育集团每年在校生有45千多人,平均每生学费2万到3万,还有住宿与餐饮等收入,集团的毛收入每年应该在12个亿左右。他们在香港上市,现在股价差不多与发行时接近,海外市场对国内抛开不熟,以为双减让教育概念受到打压,就不敢继续投资了,十分短视。谁在香港能够购买股票,可以考虑购买一批,等着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形成赚钱效应。

集团新建了一个院士大楼,今天我们先去看了这个气势恢宏的建筑,我们直接上到了顶层,一览无余的1200亩校园,远山、湖畔、翠绿、高速,不是环绕,就是穿行。我的在这里做助理的学生带头上我参观,告诉我他们一些建筑理念,这座大楼的负一楼是架空层,前面一个有个停车场,架空层还没有规划好,但很可能是给学生做创业园和孵化器。远处有两处教学大楼,看起来只有四、五层,四万多学生在两栋大楼就完成了课程,这个理念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教学大楼不能盖高,高了就要有电梯,不仅占用建筑面积,还会形成上下课的拥挤、混乱以及老师与学生身份错位,除去省了一大块的电梯的电费,还省掉了老师和学生的时间。我不知道懂事长是怎么有这样的经验,暨南大学都没有这种经验,教学大楼很漂亮,却很浪费。他们征地是在山角下,却沿着上山体修了栈道,既方便学生,也拓宽了道路,增加行人的安全。他们的图书馆建的也很有效率,外墙是玻璃,却在2005年时就使用了反光玻璃,外看很庄重,却也很节能。里面有他们的大学创业园,现在也是众创空间了,他们想把它搬迁到院士大楼,我觉得可以不主动,原因是创业园要更接近学生,方便学生,把条件搞的更艰苦一些,训练学生意志力。他们的创业园了一些不错的企业,有的已经达到年收入上亿,我觉得他们宣传的太不够。

校园里有穿梭巴士,老师们通常不坐,只是学生坐,一会儿就有一辆驶过,一车交1.3元,我夫人说好像有点贵,我说不贵,共享单车是1.5元,这比共享单车便宜。其实老师也可以坐,只是学生坐的人太多老师不好意思。在学生宿舍附近有许多商业,以各种小吃为主,他们有五种不同风格的食堂,但这些小吃仍然个个爆满,这些企业交的铺租也应该不少,但我觉得,增加商业,为学生服务,是学校的基本工作。

这座院士大楼规划要做成模拟医院和健康科技与教育中心,从未来看,就是要围绕这所大楼的硬件形成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的科研成果转化地。昨天,在大楼中空的广场举行了揭牌仪式,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昨天揭牌仪式的隆重。我们来到二楼和三楼看到各种医学实验室设备都已经安装好,上下楼的电梯也已经运行正常,估计他们专业教育已经开始了,明年他们就有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以前他们的专科护理的学生就很抢手,这更加提醒了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这所大楼到底是以大健康这种宽泛的概念为主的教育?还是以护理科技及数字化创新创业为主?我的想法是引进一批做智能护理的企业,用他们的力量办具有实践性的教育,为学生从事以护理科技为核心进行创新创业。这也和我前天写的博客思想比较接近。我和董事长说,要把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摆在自己的面前,他办教育的时候正好是中国最需要教育扩招的时候,他抓住了机会,但我们学校却没有抓住,搞得自己很被动,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老龄人口收入在持续增长,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他们的晚辈抚养压力,就要引导中国的科研成果解决这些问题上,重点是老人自我护理或者是家内护理,这要依靠设备、智能化、网络化。吸引一批实业进来,利用他们培养有能够理解这些技术的人才,特别是联合培养硕士以上的人才,鼓励他们用商科理论转化这些成果,推动他们有想法后,再进孵化基地,后期可将其他相关专业向健康产业靠近并鼓励学生以这些技术为基础创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