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功与是否在道上有关(从教40周年主旨演讲节选后半部分)
(2022-09-08 17:00:06)
标签:
哲学 |
分类: 教育闲话 |
一个人的成功与是否在道上有关(从教40周年主旨演讲节选后半部分)
一个人的成功与是否在道上有关,这个道是趋势。
我曾经的同事,储小平很早就选择了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有影响,是我在汕头大学学科建设时伙伴,另一位汕大的同事兰宜生很早钻研了电子商务,早期的出版物应该影响过当年的网络创业精英。他们都是以发展趋势作为自己学术方向,我学到了。我自2000年投身到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之中,把与三创有关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看成是事业,把其他的看成是工作,用工作支撑这些事业。因为我有一个判断,如果说中国经济发展的能够成功用两个字概括,那就一定是“允许”,允许人们有追求过好日子的精神和行动,这个行动就是创业,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过去是,将来仍然是。
我多次转行,几乎完全靠自悟,骨子里本能地有创业精神,加上能借助机会向周围的人学习。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作的时候,一些小伙伴曾经是我的学习对象,沈玉志、邵良衫、纪成君、高宏、吕渭济等都是我的同龄人,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观点和方法。到了央财,赵丽芬、杨书剑、赵世洪、蒋选、史建平、葛建新同学也成了我的学习对象。到了暨南大学,胡军、钟阳胜、孔小文、郝英奇、张安国、朱卫平成了我学习的对象和抬杆的对象。在中国工业经济学会里,我认识了许多国内知名学者,李海舰、王俊豪、吴家骏、于立、唐晓华、干春晖,他们也变成了我的学习对象,还有李新春、张玉利等朋友、同事,我把所有人变成自己学习对象,甚至把老婆、学生也当成了学习的对象,对方还不知道,这种“偷艺”的能力也是一些人成功的原因,我应该有这个能力。
有人看我写了整整15年每天2000字的博客,认为坚持是我成功的原因;有人看到我巧妙地利用条件,放大了资源的价值,是成功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我的创意能力强,处处有新点子,是成功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我做事不犹豫,就干就干,不拖泥带水,不左顾右盼,认定意义马上就做,是成功的原因。还有同事知道我上课多,现在每学期有五门到六门本科生课,通常是200人以上,还有外校在MOOC上选课的学生,还要上四门左右的研究生课或博士生课,还有大量的讲座、论坛,指导研究生也比较多,教学工作量大,是成功的原因;还有的同事认为,我在各方面获奖比较多,精品课程、科学奖门类齐全,层次也比较高。这些可能都是原因,但有一条不可或缺,就是我的运气不错,身体健康,生活美满,生活的各方面都没有太操心,轻松上阵,才可以不计较结果,有自然的回报,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
对待成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要定义的低一些,只要比较满意,就算自己成功了。试想,我都是国家级教学名师了,还不认为自己成功,这人活的也太矫情了。但是成功者并不意味着停止躺平享受待遇,我已经把我定义成了国家的,而不仅是一所大学的老师,要做的应该是社会公益性教育工作。
教育工具化和资源化是我40年来一直的工作,1988年成立了阜新矿业学院读书会,1994年在央财成立读书会,1998年在辽工大又成立读书会,1999年汕大再成立读书会,再后来工具变得越来越多,广东创意经济研究会每月一次新商业模型论坛、周一的微信研讨会、年度一次以上的创业教育研讨会、E读书会、年度新技术经济学研讨会、每天的一篇博客,都是公益性,积累起来,既是工具,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对中国来说,最值得做的,仍然是三创教育。我想利用敬行斋这个平台把我的三创公益教育梦想实现。我的计划是再做十年左右的三创教育:
第一、推广三创系列课程,将其成熟化,以MOOC形式开展教学,并组织三创学程认证。
第二、面向那些愿意创业的年轻人,让他们忘记没有成就的历史,发现一项自己的核心技能,做服务类创业,特别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创业。这些人可以是年轻人,也可以是老年人,借创客特别是老年创客概念,为他们提供想法转化的平台,与年轻人一起研发和推广益老产品。用捞学或浪创大学的名义为社会服务,我想籍此机会宣布这个计划进入正式运行。
第三、用“爱玩的我”,组织老年创意,展现有趣的老年生活,写写打油诗,推荐一下老年的生活方式。
第四、继续为全国三创教师积累课程资源,将抖音、快手中的创意和新产品短视频下载并课程化。
还有其他工作视频资源化,包括新技术经济学研讨,新商业模型论坛,天天观察博客等,都集中到公众号上。
做教师40年,好像可以总结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讽,不怕败,有成绩,活得挺热闹”来概括。感谢一路陪伴我的学生们,特别是那些正在创业的学生们,你们才是我的生活和事业动力。借从教40周年,回顾一下,打趣一下自己。再次谢谢大家!祝大家天天高兴,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