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的概念
(2022-09-05 00:39:07)
标签:
哲学创业 |
分类: 课题专栏 |
数据要素的概念
创意经济研究会秘书长想读技术经济及管理的博士,我也很想让他来读,但他没有考中。这在许多人看来不可思议,天天和我在一起工作,怎么会考不中?去年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真实的结果就是这样。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的钻研,也没有影响与我的合作。可惜我现在不招海内生了,如果招,我还会鼓励他继续报考。
我们讨论的话题是数据要素。这些年,他在搞数字经济,他也觉得,如果没有界定好数据要素的概念,工作起来十分困难,这关系到学科的理论基础。现在一些文件和媒体都在讲数据要素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到底如何开展数据要素化,特别是在市场中如何进行数据交易?如何建立数据要素市场?谁买数据,购买以后,怎么发挥要素的作用,提升购买者的什么能力?有什么样的贡献?都存在着许多困惑。理论上的憧憬多,具体落地的方案少,说明理论还有许多问题。
他甚至从要素是什么开始讨论。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要素概念,斯密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里面包括了两个要素,到萨伊时,要素扩充到资本,并且建立了“供自动创造需求”的经济学定律,讲家庭生产要素,为市场提供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企业使用要素以后,为家庭付出报酬,同时也生产商品供家庭选择和购买,企业是要素的组合者,不同的企业组合出的结果不同,所以商品丰富多彩,其隐含的前提是,要素虽然简单统一,几乎没有太多的差别,但企业却可用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商品。后来,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创造性的影响,企业家和科技也成为要素。它们与传统要素不同,它们具有内生性,但同时也有流动性,也就是要素的基本特点是它们可以放在任何产业之中,要素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产出,概括地说要素必须要有通用性,即有用性和普通性。
但是数据要素是不是具有这样的特征呢?现在看起来好像并不容易。就我们现在对需求观察看,政府对数据要素的需求好像比较强烈,特别是那些与安全有关的数据要素,政府有需要,特别是有公共安全责任的政府,而企业对数据要素的需求还没有强烈到预期的程度,这让许多想做数据要素的企业很困惑。
要素虽然很普通,到处可见,但它不能白用。也就是说,需要有合理的产权制度把要素边界清晰起来,保护起来,隔绝起来。既然叫产权,至少得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传统要素两种权力比较清楚,但数据要素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特点是什么?怎么样避免人们使用了数据以后不会盗窃所有权?传统要素,如劳动力,如果被雇佣了,结果这个人失去人身自由,成了奴隶,就失去了要素的意义。我们可以用法律规定人身自由,但数据具有可模仿性,在什么情况下会保证所有权不会丢失?
数据的有用性往往是由于下面几个特征造成的,比如数据的即时性,许多服务企业需要这种特性的数据,怎样才能做到及时提供数据?我们调研的结果是使用物联网,物联网解决数据获得、数据精确,更重要的是解决数据及时,特别是服务业。但是,传统的要素概念并没有这样的经济学表述,什么时候讲过劳动力请及时到达?它都隐含在劳动力数量之中,但数据要素有用,它就得及时。还有,语言类数据、行为类数据都是模糊数据,它需要经过模型计算给出定性的判断,使之数据化,人脸识别技术以及各种识别技术都是基于模型计算使数据要素化的,它本身就有直接的贡献,如果与其他控制结构组合,可能就有智能性,这样的数据就是数据要素,也就是模型转换是数据化的重要活动。这和人需要通过培训才能成为要素一样。
这里没有涉及到大数据的概念,也没有涉及到数据积累形成资源的理论,数据都孤立的,即使使用模型,也是基于环境内的数据,而不是把网络内所有数据加以分析,换言之,大数据需要的是数据要素,它本身是就是一个模型。那么数据的可控性来自什么呢?应该是来自产生数据的终端,没有经过加工的可能是初级要素,经过模型加工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字进行刻画,当我们把数字碎片形态与其他的碎片数字连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就形成一些有益的数字,让人们预期数据有用,也就是通过数据整合转换成数据要素,如果没有经过转换数据人们看成不到碎片数据的意义,一旦有人转化,提示了人们,那些碎片的数据就变得有用,它就可以被要素化。
我和他讨论这些,并非是因为我已经对这些理论问题研究过,或者我读过相关的资料,而是因为这是经济学基本问题,可以作一些分析。
最近十几年,中国人像疯了一样到处去抢新概念,数字货币、元宇宙、低碳经济、凡世界上出现的新鲜名词,中国人都要先炒作一番,唯恐怕丢了这波机会,可能互联网搞出了太多的国内和世界首富,让人们后悔没有早点清醒过来,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中国社会的科学基础好过欧洲、日本、澳洲、北美?如此急切地到处用新的概念找应用,肯定处于病态,这个病应该是弯道超车病,老想微信支付我们都搞成了,其他应该也可以,只要早动手就可以先进,有先机,就可以领先。这可能是一种不老实的表现,与中华文化有了很大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