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加广东软件园成立20周年庆典证明自己可以做学生
(2022-08-27 02:10:04)
标签:
从头再来发展模式 |
分类: 教育闲话 |
主动参加广东软件园成立20周年庆典证明自己可以做学生
前几天突然接到了一个邀请函,让我去参加广东软件园成立的庆典活动。这家软件园与我有许多联系,如果有庆典活动应该是我的学生或者经常合作的领导发出邀请,但这次不是,,它们是一个似乎是普通邀请函。如果是以前,或者我不熟悉,我多是不参加的,我估计许多人也会这样,现在我有了准备退休的心态,就要主动克服心理障碍,参加一下。
庆典活动多是走形式,庆典本身是走形式,参加人也是走形式。但是如果有特殊邀请,电话邀请,为了熟人的面子还是挤时间要去,如果要求我去讲话,那就更得去了。但现在什么都没有,我得主动克服心理障碍,把以前的想法打消掉,重新回到普通人,不然的话就会退到家里谁也不见,那就会真的老去。
人生应该是一条抛物线,可能不对称,但总要从高点走下来。人生没有高点,没有辉煌,但是天天想着高点,还老是想着让人如在高点处一样崇拜,那是不可能的,过了60岁,继续努力工作,却要从继续创造成绩中退出来,变成没有成绩、没有夸赞和追捧也要工作,要从一个大家围着的端着架子状态走出来,用真心诚意的眼神欣赏别人的成就,这需要一个学习的心态。
我的一些大学同学,他们学习许多与自己专业无关的知识,特别是关于医学方面的知识动力很强,这很有必要,也有的给儿子、女儿带孩子,也不算错,但是,继续在专业领域做工作,从高处下来看别人表演,这必须要经历一个非常复杂和痛苦。因为学习其他的是逃避,特别是健康方面的知识是切换了目标,但是,还要原来的领域,以学习者身份,重新变成像初入职场一样的年轻人,特别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勇气。大家试想,上台做各种演讲、揭幕等事情没有你,被重点提及的嘉宾也没有你,在前排就座的也没有你,而你却要与众不同地出席,不怕给主办人制造麻烦和尴尬,没有勇气能做得到吗?我今天就去做这样的事情。
我接邀请函以后,我为了验证,还专门给我的学生打过电话,他们很吃惊,觉得我怎么会来?我说20周年,是个大庆,既然通知我,我如果时间不冲突就一定会去。我学生也是这里的领导,但不是主要领导,我去给他们面子,这才是合作者。合作者,只有合作时才去,没有合作的事情,当群众演员,去捧场的事情就端着架子,应该不是合作者的态度。
其实,有几次参加学生婚礼,我已经有了一些心理训练,婚礼主角是他们的家人,我们做老师、领导去,都是给捧场的,而不是做主角的。但是这种以学术为主的群众演员,还真不多。给捧场并去祝贺本身就是意义,那就要去做群众演员。
如果是一个普通老师,他们有的没有这个转变,有的很容易转变,但做成了“大牌”,特别
他们的庆典活动,没有回顾成就的过程,也没多少祝贺虚词,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省科技厅的领导致辞后,就开始专家演讲。事后我才知道昨天晚上出了一个插曲,一位专家是位外籍院士,凌晨两点打来电话请求今天不来做主旨演讲,搞得组织者连夜到处找替代,找到广州大学的一个副校长,做紧急救场,没想到今天下午科技厅领导说,这位院士又可以来了,本来四人主讲的报告会变成了五个人。不过这位院士是华工的一个学院的院长讲的是时间太长,内容是大模型,内容又深,我中间上了两趟厕所,他还没有讲完,我一句也没有听。北京孵化器协会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他说,他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是做孵化器,他讲了一个观点,就是现在的孵化器主要是产业孵化,他讲一些例子,证明他们观念,强调每个企业都可以做这样的孵化器。有两位专业讲的理论化和资料化比较强,广州大学的副校长题目是未来产业,虽然是临时抓差来的,但他讲的是他的课题,是讲数字化经济,内容不错,也有很强的资料性。来自浙江大学的是国内搞科技金融的权威,他讲了“三个本质”,即创新的本质、孵化器的本质和科技金融的本质,他有一个观点是“资源创造”是创新的本质。我1994年给导师递交的三个研究计划其中之一,我一直没有精力做这个,如何他提出来了,我挺高兴,到底有人注意到这个话题了。他把孵化看成是“卵、孵、羽、翔”的过程,整个的孵化过程不仅仅是要形成卵,就是想法,还要把它做成变成了小鸡,此时它还没有形成生产能力,还要培育成能够生产鸡蛋的程度,这称他称为全孵化过程。这个过程都需要金融,科技金融所起的作用就是让科技能够资产化和资本化,需要用很多的金融工具,建立相应的金融制度。最后一位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本来我想跟他打个招呼,但是他们主演人一起进来,而且来的比较晚,讲的内容我听过多次,所以我提前离开了会场。
会上,我不断把觉得重要的内容,对PPT拍照,用微信发给搞孵化器的学生,不仅听,还拍照,做一个彻底的学生。有一位嘉宾在现场演讲时表扬出席会议的领导,说他们没有走,愿意学习,值得赞扬,其实他不知道在下边还坐着一位重要的教授,更愿意学习,而且是克服了心理障碍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