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姆中介入手来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
(2022-07-30 02:00:52)
标签:
创业发展模式哲学 |
分类: 商业模型 |
从保姆中介入手来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
昨天我们讨论到未来保姆这个市场可能会逐渐的消亡,因为居家养老,对于老夫老妻和健康老人,并没太多的问题,但是如果需要康复或照顾,可能就要靠养老院。尽管人们对中国的私人养老院评价并不高,但是仍然有一些养老院,口碑还不错。有人说,只要钱花到位,养老院就可以提供足够满意的服务,也就是说,当人们住进养老院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不需要再攒钱了,应该把自己的全部财产算一下,按照预期几年的寿命全部花光,也可能加一点保险,大概就可以维持没有多少质量的生命。这更像西方社会。实际上,中国在独生子女开始承担供养以后,这应该是必须接受的事实。这个判断意味着未来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对保姆的强烈需求,中间至少还有20年,毕竟独生子女一代现在也才40岁,得等到他们60岁,才会出现我说这种情况。
现在对保姆需求旺盛的表现主要在保姆的价格不断的在上涨,不仅如此,也是好保姆难求。有人告诉我,我们暨南大学不少老师家,保姆一干就是30年。我听了之后很羡慕,以为我们也可以找到这样的保姆,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反复寻找,没有能够做到一干就是几年的。一方面,我在检讨是不是我们家对待保姆上存在问题,特别是老人对待保姆存在着问题,另一方面,我也冷静地分析了保姆市场存在着一些为社会所忽略的不良因素,它造成了保姆市场的低效甚至是失效。
不论我们家在哪家保姆中介公司挂上保姆需求信息都会遭致推荐保姆的信息轰炸,保姆中介有如此高的积极性,代表了什么?毫无疑问是代表了保姆中介利益在增长。主流的中介公司向客户推荐了并到位一位保姆,就可以向客户收取300元钱的中介费,同时也向保姆收取300元钱的押金,这个押金代表了中介对于保姆的后续管理。中介公司除了推销成本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可言,他们就是提供了一个信息,保姆看到能找以后,他们就通知面试,至于保姆后续服务他们并不太负责。因为300元钱的押金似乎是在约束保姆,但实质上,保姆被雇主解雇,中介公司再向雇主推荐新的保姆,同时也没收了保姆的押金,显然,中介公司应该特别希望雇主多一些辞掉保姆,中介就可以不断把保姆的押金变成自己的收入。这种行规,表面上看起来合理,是保护雇主,但实际上却给雇主制造了许多麻烦,使其不厌其烦。
在这样商业模式下,雇主与保姆的关系变得天然的紧张。中介公司鼓励挑剔保姆,挑剔有理,保姆如何能够在雇主那里做持久?因此,保姆是否会被信任变成一个严重问题,雇主采取许多出乎意料的监督手段,以防止保姆偷盗,因为顺走一两件东西就可以补偿300元钱的押金损失。这样,雇主就会变得非常紧张,与保姆的关系变得自然敌对,害怕门钥匙被保姆偷偷地配一把,很小心谨慎的家庭就会因为更换保姆而不断地换门锁,有的会在保姆离岗时毫不客气地检查保姆的行李。这些都让雇主不自觉地让自己心态变坏,破坏着人心向善社会文化。
在这样的环境下,保姆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一方面,保姆的安全性没法得到保证,我们所讲的不是人身安全,更重要是职业安全,另一方面,保姆之间不断交流心得,沟通策略与信息,创造出各种保护自己、破坏雇主家庭又不会受到惩罚的办法,逃避雇主的监督。比方我们家前些时间由中介推荐的一位保姆,临别的前一天晚上,只有保姆和老人在家,却出现总电闸跳闸。我家刚刚装修,负荷设计的比较大,出现跳闸的概率很小。断电用我们没有办法看到监控录像,用电话指导保姆推上了电闸,一直没再跳闸,我们推测有可能保姆有一种让电流过大跳闸的办法,以便让她能够避开监控,事后我们家的的确确丢了一点东西,好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丢失大件。
这是一场保姆危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危机。在昨天的博客中,我讲到找保姆实际上是在代替比较忙的子女为自己的老人服务,如果没有比较可靠的保姆服务,就会影响这些子女工作和生活。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按我的推测,中国保姆市场至少有20年强烈需求期,保姆供给如此价高质次,并且是针对传统文化中对老人有强尊重的文化,无疑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人粗暴地认为是保姆供给数量以及人们不愿意伺候人的文化,以前,我也持这样的观点,但现在我的判断是保姆中介出了问题。
中介只负责信息,所设计的商业模型对自己十分有利,对社会的诚信下降并不负责,甚至是在利用这个诚信下降为自己谋利才是根本。基于此,我的一些学生说想自己办一个诚信的保姆中介,我阻止他们,是因为人们对中介已经有了普遍的判断,基于机制下保姆中介应该已经进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死循环,想做好,很难挑出社会的这种评估。我没有绝望,我给出了一个利用国有企业办保姆中介的思路,就是借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身份,去建立针对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保姆中介组织。
多年来,国家有难事都要找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功能需要重新认识。现在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却遇到了混乱和质次价高服务差的保姆市场,这会影响到国家的威信。对老人,国家肯大方地出钱供养,却忘记了,如果没有诚信的中介为老人服务兜底,这钱花不到位。在中国,老人的民生才是最具根本意义的民生,他们是国家最坚定的支持者,其政治意义不可低估。
其实,很多的地方,人均收入非常之低,不仅东北的人均收入很低,即使在广东珠三角也有一些偏僻的农村,人均收入才2000多块钱,这非常需要动员出闲置劳动力做诚信的保姆。不久前,我给出一个扶贫方案,让一个民族自治乡党委出面来组织保姆劳务派遣机构,到广州服务。这不仅能够快速地增加当地的人均收入,减少当地的生活物资和物流压力,还可以让村民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了解社会的变化。这样的中介公司最需要做的是培训保姆,从素质解决责任心问题,减少投机取巧的心理,同时也以国有中介公司为担保,对保姆的质量进行负责。
换言之,我已经把保姆问题看成是一个市场失效问题,这不仅涉及到国家威信和民众的生活,也涉及到偏远地区的扶贫与增加收入的问题,还涉及到解放生产力,增加人们幸福感和拉动内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