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当一个顾客?
(2022-07-23 01:37:49)
标签:
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
分类: 创业释疑 |
怎么样当一个顾客?
如果当时给出的“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富起来”,再加一句,“富的要有脸”就好了。现在富倒是富了,但是脸却没有了,不仅企业没了脸,连顾客也经常很不在乎自己的脸面。我经常看到年轻人可劲儿的讨价还价,毫无顾忌。这事儿跟中华文化没有关系,一些人认为是中华文化有这样的传统,在我看来,这是对中华文化的误解,在中华文化中十分讲脸,它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观念,而现代人却只讲个人利益,谁讲脸,就是虚伪,嘴上说讲脸,实际讲利益。
前些日子我遇到了一位医院的院长,介绍他的朋友说的。酒席当中,他介绍自己医院,说很多中医院都是他们支援单位,给的印象是这家中医院也不算太小,离这我们住的地方又不算太远,而我妈特别希望挂靠一家中医院。中国的很多老年人都很信中医,她们每天都在看中医的节目,那些养生的专家讲的所有话她们都信,我妈算是比较典型的,她不仅听,还要记笔记,不断地给别人出主意和说教,一套一套的,我还听一些,但有一些人不听,也不信。她这样积累,差不多有点专家的意思了。她信中医就要亲自看中医,暨南大学华侨医院有中医科,空间基本上压缩没了,但她在疫情前还去住过院,本来没有什么毛病,生龙活虎,天天 找医生护士、搞得人家都怕她,巴不得她赶紧出院,后来给她转到神经科。她想找家中医院挂靠的想法,成了我的使命,但是要挂广东中医院并不容易,刚好遇到了学生的朋友,当时我就决定要去试一试。
相隔两个多月后,前几天我给他打电话,他很欢迎我信过去,我问他是网上预约挂号,还是现场挂号?他回复说,来就行了。我说,这不行,必须得挂号,这个钱不能省掉,不然医院怎么活?他帮我预约了他们的院长,也是这个医院的创始人,是四代中医世家的传人。我们很自觉地提前做了核酸检测,开车到了这个医院,一看就有些失望,是一家非常小的医院,但既然来了,就既来之则安之吧。打电话给他,他让我先挂号,我就告诉前台是预约过的,要挂院长的号,前台人员说要200块钱的挂号费。我原来的计划是挂我和我妈两人的号,但是现在200块钱的挂号费,有点超出了我的预料,我就只挂了我妈妈的号。来这里主要是为了给我妈找一家定点医院,并不是真的想看病,我也没有什么毛病,没有太明确病症。我对中医的态度是不反感,也不反对中医,但让我认为中医很管用,我也不承认,如果挂了号,我也不知道和医生说什么。
等了一会儿,院长从楼上下来,到了诊室,我妈妈详细地讲了一些过程和情况,医生把了脉、看舌苔,最后开了一副让我妈清凉解毒的中药,一个疗程要吃五副。院长问我们是不是要在这里煎药,我说路有点远,来回开车不方便,我她就把医生开的药方抄了一遍,我要去交钱买药,我妈对医生说,这些药我家大部分都有。那院长一看,这老人家是这样子,就告诉我们,她还有事儿,得先走了,就上楼又回她自己的院长办公室了。
医生走了,我妈还不想起来。我把我妈拽走,想一起离开这家医院,可她还想让我去追院长,看我不想去,又要等对面的医生,想面对医生空来去和人家商量商量,给我看一下。我坚决地说,不用,你不就是怀疑我现在喝的中药有问题吗?我告诉我妈,我有两个在医院做院长的学生,其中有一位是国内知名中医,我可以问他们。这老人家从此一直不高兴,嘟嘟囔囔,我一边开车一边忍受着,后来她们说,来这儿就是为了你,结果你的事一点也没办。
以前去医院,一些内部人说不用挂号,占点公家小便宜。这点小便宜,让人感觉不安,还欠了人家一个人情。所以,在去医院看病,都要正常挂号,不试图绕开这些制度,做占便宜的事情。这种心态才是正常的顾客心态,否则的话经常会感觉不好意思,好像花不起这个钱似的。挂号看病,做正常的医院顾客。200块钱的挂号费与出去请客吃饭不算多,个人必须出得起,出不起就不要看专家。虽然出得起,但是也要出的有意义,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我花200元挂号费,就有点有钱没有处花了的感觉了。
私立医院生存并不容易,他们的医院没有多少顾客。对面医生看病的时候,有一位病人问医生,附近还有没有大一点的医院,你们这家医院太小了。医院越小,越不好经营,想滚动发展,用收入来维护医院运行,十分不容易。但有相当多的患者思想还停留在过去医院是救死扶伤的,不能讲利益的时代,顾客要清楚,医院要赚钱,是因为社会没有合理的捐赠机制,办私立医院的创业者过的都很清苦。可是有一些人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特别是老年人,在他们看来,医院一定是有道德的开的。我妈一路上都在埋怨这家医院没道德,她看出院长因为她没用医院的药材,径自离开,知道是我们花钱不太够,惹恼了院长。其实我不同意我妈的看法,至少是不完全同意。
我妈并不知道是花了200块钱的挂号费,今天我告诉她,她还是有点吃惊。我说,我要挂号,再要花200块钱,我为什么要花这个钱?前面她说我没本事,今天她不吭气了。其实我去的目的陪着她老人家去找一个定点的中医院,而她却误解了,以为重点是帮我看一看我自己天天喝的药方。我喝这个已经有许多年了,我妈经常给一点什么她自己晾晒的桔子皮,说那是陈皮,再我问有什么感觉?我下药都很猛,七八年以来都如此,她给的那点齐量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我喝我自己定的调养配方,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睡比较少,却精神很振奋,我对中医的态度就是这样。
社会也应该倡导做时代的顾客,在商言商,对顾客也是如此。做顾客最好不要通过熟人,从我们的这次经历看,有熟人,你猜可能不用挂号,但是最后不仅要挂号,还会超出预料的挂号费,甚至还会有人感觉这是在“杀熟”。这样的顾客思维会影响社会健康发展。临走我给介绍人发了一条微信,感谢他,但这里办不了定点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