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否有“为”与将个人行动变成团队行动

(2022-07-20 23:36:27)
标签:

哲学

教育

发展模式

分类: 咬文嚼字

是否有“为”与将个人行动变成团队行动

 

如果说集体行动重点是分析如何避免小利益集团,那么团队行动则重点放在如何让个人行动协调一致,转化为团队绩效。

团队行动与正式组织最大的区别在于团队是用愿景来管理成员的,所有团队成员的理念一致,动作协调,但是更重要的特征是团队成员主动自觉去付出,而不是向集体进行索取,从而排除了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现象。如果说,集体行动还存在着提供公共品的难题,容易在内部滋生分利集团,而团队则相反,同时,团队又利用了“人多力量大”的数量优势,因此,团队行动是最有利的集体行动方式。

跨越集体行动方式,直接走向团队行动是许多正式组织拥有发展优势的原因,一直被人们称为具有高度组织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其称呼就可以知道,他们的使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这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口号因此,可以转变大量的俘虏、投诚人员以及没有纪律性的农民,他们使用诉苦大会、政治教育与训练以及战前动员这些方法,让战士们的愿景达到空前一致,他们在装备条件差,甚至没有装备,没有后方的情况下,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赢得全中国人民的信任,这支军队基本上是团队方式进行管理,即使它成为正式组织,也仍然保持着非常强的团队行动特征。

2020年新冠病毒带来了严重的全球疫情,让世界各国蒙受重大损失,到处都是秩序混乱的情况,但是中国却在严格控制的三个月以后,逐渐恢复了秩序,死亡人数与死亡比例处于低位,这和中国高效率的集体行动能力有关,在武汉以及后来的全国防控过程中,各类团队快速形成,团队高效率运作和团队之间高效协同,都体现中国特有的集体主义精神,已经接近团队组织要求。

这些例子涉及到社会如何组织集体行动,集体行动如何变成团队行动。相对来说,创业团队的组织比较容易,但也需要有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如果团队管理不够强,团队可能会退化为松散集体行动,能够维持团队统一,能够让团队行动发挥效力关键在于团队管理创新。

为了避免目标分散,人们可以利用正式组织,但是,还没有什么业务就形成“总经理”、“副总经理”、“某部长”等,是为了过官瘾吗?有人说,这是为了获利外部承认,更有甚者,还要把投资的钱用来卖豪车,装点门面,这样做的结果,创业多会夭折。创业企业过早使用正式组织,会形成职位福利的偷窃,虽然表面上可以形成统一目标,但目标内涵还没有完全确认,只制定数量目标、考察KPI,都是脱离实际的做法,也是创业团队管理非常需要警惕的。另一种做法是反复强化愿景的意义,经常总结在实现愿景道路上的经验,表彰一些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的人,以多种方式强化愿景的内涵与外延,弘扬所做工作的意义,还可以先外后内,对外多讲,让新闻等报道变得凝聚团队、明晰团队目标的约束。当然,借助一些外部权威,对愿景意义的再确认,经常把实现愿景的路线图更加细化都是强化目标的方法。

团队管理有大敌是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现象,不及时阻止就会让这种现象成为大家搭便车泛滥的借口,组织快速松散、瓦解的根本原因。所以,团队内部形成约定,出现在性质上接近这种影响的行为,就要公开表达出来,越是拖后,越会积累成团队瓦解的动因。

一些团队成员一时热情进入团队,或者出现了大家愿景不一致,或者各种理由让其无法正常参与团队,这时就要有一套退出团队的管理办法,与前面的可能关于公开沟通等规则一起,形成事先约定,再用这个约定,约束大家,是团队成员就要按团队成员方式行事,不是可以退出。

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要用团队方式来解决,多沟通,清晰表达问题,共同想办法解决,执行结束,要多复盘、多总结。团队应该有一些口号,用这些口号提醒大家是一些有愿景的人,不要受到周围其他目标所干扰。

虽然团队不是正式组织,但也需要用正式约定让团队有纪律和行动规则,一旦这些成为团队行为规范,就可以为未来正式组织制度建设提供了基础,团队就变成了正式组织,还保留着相当强的团队精神。这时的正式组织仍然有创业活力。团队成员习惯了用愿景和信念鞭策自己工作,他们的一举一动代表了创业初始阶段的文化,并通过这些创始团队维持和张扬了团队文化。

集体行动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简单地说,集体行动造就了民族、国家、村落、家族,一群人的行动协调是集体行动的本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都需要用行动协调维系目标。集体行动是在单个个体无法获得公共物品供给时,对集体共同需求的一种整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提供共同产品,二是集中人们的努力方向,做相互有益的事情。

集体行动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克服合作中“搭便车”现象,即借助于其他人的努力,自己获益,出工不力,这被看成是掠夺他人成果,并且还会因为这样的行动无法被阻止,激励了更多的类似行为,让集体解体。个人服从集体,用集体行动的结果证明有“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