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保姆问题的解决方案
(2022-03-20 01:07:17)
标签:
发展模式财经创业 |
分类: 课题专栏 |
一些保姆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们家的两位老人现在都需要保姆。在我们老家,我岳母因为伤到了大腿,现在正在恢复期,特别是她凌晨要处理个人的事情,家里的人都睡不好,需要一位容易入睡、睡眠能力强的人做护理,保姆明天就要上岗了,给的钱是每月3000块钱。这个价格是通过中介找到的,我们觉得还能接受,但人还没有见到,现在还不能说服务的好坏。我们老家的人均收入有一个人均收入的统计数据,2019年六个县区级最高的是郊区是33,000多元,最低的是我的出生地太平区是21,000多元。好像保姆的价格与人均收入接近,还和老年人的养老金接近。
我们一直从老家请保姆,按这个价格肯定找不到的,我们把月收入提高到了4500元,虽然有一些人报名,但多数都不太合适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怕远,在她们看来,我们老家才是中心,其他地方都太远。这就是家的含义,家乡再差、再贫穷,再没有财产,只要那里还有一个概念,她们就觉得那是中心。当然现在也有怕疫情和被防控的因素。
其实,住家保姆面临着很大的尴尬,就雇佣一方来说,他们为保姆提供了住的地方、提供了吃的条件,还有水电等支出,这无疑都要算成本,而被雇佣的一方,这些成本并不会变成她们的收入,她们只计算自己的实际获得,甚至有一些还没有退休,需要交社保,甚至还可能要交一点税,都要从收入中扣除。她们不把住家相关支出都作为他们的收入是因为除了吃、喝和水电支出以外的费用,被认为是无关成本,住在家里,她们家自己的地方就闲下了下来,而吃和住认为这是必须的条件,就如同工厂开工,要生产就必须得供用水电、消耗原料一样,而且,在她们多数人看来,她们也不会让主家多花多少钱,无非就是多一双筷子。这样一来在雇主双方看来,形成了供求认识上的差异,特别有老人参与的时候,这种差异经常会演化升级为矛盾。在这些老人看来,他们工作了一辈子,现在他们的养老金大概和保姆的钱差不多,剩下一点点零头,还要贴补生活费,出现了心理不平衡,所以会经常闹别扭,有意地制造不快和矛盾,有时甚至还会连续闹跑了几个保姆,好多同学,都是60多岁,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结症在哪呢?我认为,主要是支出方式出现了问题,因此,我给出几个解决问题办法。
第一种方法是用国家给保媒开工资的方法。当一些家庭愿意使用落后地区的人来当住家保姆时,国家可以用券的方式给这些雇佣保媒的家庭以补贴,再由保姆兑现为现金。这样做有点像住房公积金制度,个人交部分、国家补一部分,它是国家建立一个基金,不买房子时,可以交纳并且可以免除个人所得税,一旦需要就可以把个钱领取出来,用来支付保姆的费用。我们老家是低收入地区,我们那区人均月收入不足2000元,她们在家里闲着没什么事可做,如果雇主出一部分,国家用公积基也出一部分,等于是变相的提升了养老金的标准,只不过是把养老金的管理专门化,用于购买保姆的劳务。说起住房公积金,它已经需要调整了,中国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商品房过剩,也存在着人们不愿意购买房产用于保值的困难,应该多一些引导人们租房的政策,即使是已经交纳房公积金,也应该可以用于租房。
第二种方法是有子女出钱雇佣保姆。这个道理是这样的,之所以雇佣保姆是子女为了解放自己的间,将时间用于工作与社交。有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认为老年人需要保姆,是因为他们的劳动能力不足,保姆专业能力也可以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就我们家雇佣保媒的情况,这个能力不太重要,也许其他家族有这个需要。其实,很多家庭老人生活能力还很强,如果找了保媒,他们认为是浪费钱。赞成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认可花这个钱,所以故意制造麻烦,想自己生活或者用行动责怪孩子不照顾自己。在这种情况下,雇佣保姆的主要责任是陪伴,孩子们出差,或经常加班,要处理工作,家里没有人照看,自己不放心。所以请保姆,差不多就是安装一个智能的摄像头,保姆做陪同,随时能够处理应急问题,实际上,他们的工作量并不大。按这样的原理分析,就应该由孩子们出钱,保媒在代替孩子们。进一步,既然孩子们出钱雇佣的保姆,保姆就应该向孩子们负责,老年人与保姆之间就不应该有太多的矛盾,但是真实的情况是,有的家庭老人把雇佣保姆看成是老年失能才需要的,或者认为孩子们乱花钱,他们在代替孩子,以节俭的思维看待这样的事情,他们与保姆的矛盾经常是找茬刁难保姆,所以要知道,如今的住家保姆不仅仅有体力消耗,还有相当一部分精神损耗。有时,孩子们以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用老人的钱,他们认为养老金和存款是老人自己的,应该享受高福利,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本来是社会最应该做的,但是中国老人经常不会这样想,逼迫他们花这个钱,他们更感觉不应该,所以不感谢保姆,却与保姆怄气。
第三种办法是老人自理,就是利用老人的生活能力,尽量自理,有一些不能自理的,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我一直在倡导住家保姆出租,就是白天保姆做一份工,晚上回家做一点点照顾,打扫一下卫生,寻找一下有什么问题,相当于老人把房子出租。或者找一些钟点工,这需要一个灵活高度的平台,随时能够派出临时工帮助家庭解决问题,组织工作有点大,而且现在存在着平台的信任危机,我一直不敢用平台来找保姆,更不要说这种方式。
我妈妈一直希望能够找一个信基督教的人,她信天主教,如果能够在家里一起做祈祷,她会很高兴,还有一个就是她希望把她的养老金用于供养有些残疾之人,因为她觉得自己能够生活自理,请来的保姆主要用来陪伴她,也做家政,有点像过去的以工代赈,我觉得这个想法也不错。
这篇博客整理以后,可以向国家有关机构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