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引起的肥胖,有人称作母性肥胖综合征,是指妇女由于妊娠时因下丘脑功能紊乱引起代谢障碍特别是脂肪代谢障碍。由谢尔登(Sheldon)氏于1949年首先提出。认为引起这一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妇女在妊娠时由于下丘脑功能发生变化以及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常发生代谢紊乱,脂肪合成增加,孕妇在妊娠中期以后多数食欲增加,活动减少,故易造成能量摄人大于消耗,剩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造成肥胖。这部分妇女的肥胖,脂肪分布均匀对称,大多并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产后大部分病人经过一时期后可逐渐恢复到较原先稍胖的水平,但也有少数人此后一直保持肥胖状态。
那些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而在分娩之后又未能有效减肥的妇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肥胖的可能性较高。来自美国Gundersen
Lutheran医疗中心的妇产科专家Charles W. Schauberger说:“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而在分娩后六个月未能有效实施减肥是未来远期肥胖的预测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对795名妇女进行了追踪观察,这些受试者在分娩前到分娩后6个月期间复诊。所有受调查者的分娩过程顺利。那些在分娩6个月后体重减轻的妇女远期观察体重增加大约
5磅,而那些分娩6个月后体重未减轻的妇女远期观察体重的增加超过18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