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2018-03-18 15:17:27)
标签:

杂谈

三国时期,从开始的军阀混战,经过大浪淘沙之后,慢慢地形成了三股势力,曹操,刘备,孙权,成三足鼎立之势,一时半会儿,谁也统一不了全国,于是乎等不及了,相继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就是民间流传最广的窝囊废形象——阿斗。阿斗就是刘备的长子刘禅,在位共41年,在那个战乱的年代,41年也算是悠悠岁月了。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后主,蜀国第二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公元223年登基,公元263年降魏下台,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禅被描写的昏庸无能,胆小如鼠。被人们广为传说的就是,投降后,魏人问他,“在我们魏国生活的怎么样?还想念你的国家吗?”,刘禅笑眯眯的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出处。你看看,没心没肺啊。小说嘛,就是编故事,因为“三国演义”小说的广为流传,刘禅的形象在民间根深蒂固。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刘禅很小的时候,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开阔视野,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就让他学习《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还让他跟随伊籍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作为国君的刘禅,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诸葛亮帮助刘禅与魏国抗衡。 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十分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国南征刚刚回来,长途跋涉,军队各方面都还处于疲惫状态中,还没有安定,此时又北伐,恐怕胜算很少。”但是诸葛亮不顾刘禅规劝,极力北伐。北伐决议最终形成。之后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
公元263年,邓艾率一支偏师突入蜀境,在蜀汉主力军队基本完整的情况下,刘禅轻而易举就投降。这个情况实在让人不可思议,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猜想当年刘禅这样做,也算是明智之举,魏蜀两国的力量相差悬殊,如果硬拼,死伤严重,纵观历史,国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于是乎,投降了吧。
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如果说是因为诸葛亮辅政的话,那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依然稳稳地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战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刘禅肯定有其过人之处。事实胜于雄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