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老子》第二章,悟育子真谛

(2012-03-28 07:00:33)
标签:

杂谈

                                     读《老子》第二章,悟育子真谛

 

    看当今社会,家家对儿女的教育,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效果如何?有目共睹,不少人都慨叹:一代不如一代!

    咋回事?家长们都是在进行浮浮华华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喋喋不休的训导。什么“事业”呀,“理想”呀,“诚实”呀,“孝顺”呀。结果,孩子品德品行大大出乎意料,甚至目瞪口呆。

    近读《老子》第二章,颇有感触。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必要絮絮叨叨地去教导孩子。应该像老子所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

    你不让孩子学抽烟,然而你自己天天烟不离手。你不让孩子学喝酒,你自己每天醉醺醺。你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你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你警告孩子远离赌博,你自己天天沉迷在麻将桌上。你要求孩子正直耿直做人,然而你自己贪污败坏。你要求孩子要孝敬父母,你自己对父母弃之不理......。

    这样怎么会教育好孩子呢?教育孩子不是靠言,主要靠行。“行不言之教”,身教重于言教。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

    盗贼都是从小偷小摸拿人家东西,父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开始了盗窃生涯。很多盗贼都是家族式的,爷爷是小偷,父亲是大偷,儿子就成了著名盗贼了。身教重于言教啊。

    《老子》第二章,细细读来,就是一章教子篇。

    老子曰:“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长短是相比较而出现,高低是对立而形成,声随着音的高低而和谐,前和后是紧密相随的。我们从这里可以悟出对孩子的要求,没有必要逼着孩子考哪个100分,有长就有短,有高就有低,这是自然规律。家家要求孩子考100分,那么,班上就出现几十个并列第一名?笑话!孩子的学习,达到一个基准点就可以了,比如80分。

    音和声是相和的,前和后是相随的。我们做父母的,就是发音的震源,要让孩子和你产生共振,就要想法使孩子和你是相同的固有频率。否则,就不会产生共振,更谈不上和谐,甚至出现噪音。在孩子的行为方面,父母要做领头羊,带头人,此时才会出现前后相随。

    老子曰:“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任凭万物自由生长,不替它开始,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而不以为尽了力。每个家庭的孩子,就要让他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不要给他设计未来。不要替他做开始的工作。那样就像领一个盲人,全凭领路人带着走。让孩子自己睁大眼睛,向前闯吧!

    我们家长生养了孩子,要做到“生而不有”,不要把孩子当成你的私有财产,“我的儿子,我的女儿,我的,我的,我的,......”孩子不是你的,是社会的。放手吧!

    我们做家长给了孩子吃喝,培养了他。但是,要“为而不恃”。不要念念不忘你对孩子的恩德,动不动就骂孩子“你个没良心的,白养了你这么大!”错了,父母养孩子是天性,就像大鸟哺育小鸟一样。只有我们做到“为而不恃”,孩子才会悟出父母恩德。

    细读《老子》第二章,觉得对育子,大有裨益。


                                        东篱采菊fhx写于2012.3.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