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一段叙述欠妥

(2010-10-10 10:39:36)
标签:

陶渊明

洞口

《桃花源记》

忽逢

溪水

分类: 随笔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一段叙述欠妥

                                             (本文已收录到新浪文化博客读书随笔栏目)

    平时很喜欢陶渊明的诗文。一日闲读《桃花源记》,忽然觉得开头部分的叙述方式有点欠妥。斗胆给陶渊明挑点毛病。列位博友一定会觉得我不知天高地厚,竟然给名垂青史的大作家找毛病!呵呵,暂且听我胡说八道一回吧!

    《桃花源记》开头是这样写的: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译文如下: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向前行驶,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文中的叙述顺序是这样的:渔人缘溪行,顺着溪水划船--------忽逢桃花林,发现了一片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在桃花林的尽头发现了一座山。

    这样,问题就来了.既然是“忽逢桃花林”,那就是开始并没有看见,在划船过程中发现的。这是一片小小的桃树林,“夹岸数百步”,几百步的桃花林如果和一座山比起来,是很小的一片林子,它能遮住一座山吗?怎么会林尽才会看到山呢?而且,能把一群人与外界分隔开来的山,绝不是一座小山包,一定是一座高大而险峻的大山。有句俗语叫“望山跑死马”,应该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山。当渔人缘溪行的时候,就应该看到大山了,那片小小的桃花林,只是山脚下众多树林子中的其中一片。怎么会林尽才发现山呢?

    因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

                                                                     (东篱采菊fhx原创)

                                                                           2010.1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