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德充符”为何写了六个残疾人?

(2010-04-27 22:10:04)
标签:

宗教

《庄子》

残疾人

申屠嘉

分类: 随笔

《庄子》“德充符”为何写了六个残疾人?

 

                                                  本文已收录到新浪文化博客读书随笔栏目

    《庄子》内七篇之“德充符”,通篇体现了庄子对完美道德的无限推崇。所谓“德充符”,即道德充满于内,万物符验于外,象征着完美道德的确立。

    本篇塑造了六个残缺不全的极其怪丑的人物,王骀(断足之人),申屠嘉(断足之人),叔山无趾(没有脚趾,用脚后跟向前走路),哀骀它(丑的让人看了害怕),闉跂支离无脤(一个曲足、驼背、无唇之人),甕盎大瘿(脖子上长大瘤子的人)。

    这六个残疾人,都是了不起的人:

    王骀——他的声望超过了孔子,连孔子也要拜他为师。

    申屠嘉——有句名言“游于羿之彀中”,就是出自申屠嘉之口。“游于羿之彀中”就是:活动在中心位置,正是箭能射中的地方,射不中,那就是命运。比喻生活得窘境,工作险要。并叙述了,形残不影响心智完善,健康之人,反而有的心智不全。

    叔山无趾——叙述了,叔山无趾与孔子的对话,足虽丧失,“犹有尊足者存”,精神远比形体尊贵。

    哀骀它——这是一个怪人,奇丑无比,然而,男人见了舍不得离去,女人见了甘愿做他的妾,国君见了愿意把国家让给他。为什么呢?就是“才全而德不形”。

    闉支离无脤——卫灵公见了他以后很喜欢他,反而觉得正常人细细的脖子怪怪的。

    甕盎大瘿——齐桓公见了他以后很欣赏他,反而觉得正常人都不怎么地道了。

    为什么庄子把极其完美的内质,极其至善的道德,放到这么六个人身上呢?而没有一个正常人呢?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条:

    (一)庄子想叙述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类内在的思想品性上的东西,与人的形象丑美无关。

    (二)庄子把道德纳入了审美的范畴去审视,以至产生了“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效果。并批评了一些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的现象。

    (三)庄子采用这种,反差巨大的表现方式,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效果。如果这六个人,形象上正常普通,文章的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

    (四)庄子的深层意图,在这里和佛教产生了共鸣。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其中“苦谛”为首,受苦是开悟的前提。这六个人,都被残疾痛苦的折磨着,正因为如此,他们都得道了。

    (五)庄子描写了这六个才全而德不形的残疾人,也是对当时那些衣冠楚楚,所谓形体健全而品德低劣之人,莫大的讽刺!

    以上五条当否?请各位博友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