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2008-06-07 16:52:47)
标签:

杂谈

不为轩冕肆志   不为穷约趋俗

 

 

    近读《庄子》外篇之九“繕性”,其中最后一段,读来感触颇深。不由得掩卷深思,由衷的发出慨叹,两千多年前的庄周老先生,拨开了现代人眼前的迷雾。

    这一段原文如下:

    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tang)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yv),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译文:(所译准确与否,请博友指正)

    现在(战国时代前期)世俗之人所说的得志,是专指高官厚禄而言。高官厚禄在身,并非是性命所固有的东西,它是偶然而来的外物,寄存在身上而已。像高官厚禄这种寄存之物,其来不可阻挡,其去不可挽留。所以有修养的人不会因高官厚禄的到来放肆志性,也不因为穷困就趋炎附势,在他们看来,显赫与穷困是一样的快乐,所以总是无忧无虑啊!现在的人们失去这些寄存就不快乐。由此看来,虽然身处显赫很快乐,未尝不恐惧丧失利益而恐慌啊。所以说,在物欲中丢掉自己本性的人,在世俗中丧失自己德性的人,叫做不知本末轻重的人。

    纵观二十一世纪的当今社会,人欲横流。有人为了高官厚禄,为了钱财,几乎就是不择手段,铤而走险。很多人为了获得“轩冕”,无所不用其极,什么“人格”,什么“卑鄙”,什么“低三下四”,置一切于不顾,挣之,抢之,夺之。一个个简直就像吃红了眼的饕餮。这些人必定“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我们做人就应该照庄子说的去做,“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不因为当了官,有了钱就开始张扬放肆,也不因为穷困潦倒就去庸俗的巴结权贵。用一句当今的话就是说,一个人要活的像个人。

    我们似乎看到了古代的庄周老先生:一位身材修长而清瘦的老者,胸前飘洒着银白色的长髯,一双深邃的眼睛,洞穿了尘世百态。立于古松之下,尽享山风吹拂,飘然若仙。

    再过两千年,老子还是老子,庄子还是庄子。有些人的著作也许永远的被历史忘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思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