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芭蕾的一点心得体会(3)-入门后的一些学习体会
(2009-05-24 19:59:03)
标签:
芭蕾初学心得杂谈 |
分类: 舞友博文 |
三.入门后的一些学习体会
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天冷是最容易受伤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活动开之后才行。另外就是天冷了温度下来(尤其是冬天),可以在练功服外面加一件练功毛衣,脚上可以套个毛护腿。
冬天冷,开空调可以帮助身体暖和起来,这个估计没什么争议的。夏天是最热的,最容易出汗的时候,所以要不要开空调就是一个问题。我认识的舞蹈学校的学生说,她们是38度的天都不开空调的,我个人也比较喜欢不开,天热的时候出一身汗,全身的毛孔都打开,新陈代谢加快的感觉很舒服的,要开的话情愿开窗。当然高温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中暑什么的也可以在把杆练习的时候开一会冷气,但是到中间的话最好关掉,因为中间经常会有站着不动的时候,多数情况又是背对空调,很容易着凉。
我不知道这个是特例还是普遍的情况,经常看到有人喜欢拿自己去和别人比,别人比我开,别人的腿抬的比我高,甚至引起了一种竞争或是敌对的情绪,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不一样,即使要提高,也应该在自身的基础上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上了一段时间之后,会有想加课的冲动,一般来说,练的时间越多,肯定收获更多一点,但是毕竟我们是成年人,除了舞蹈之外还有很多要忙要做的事情,所以加课请根据自己的条件量力而行,为了多上一次而硬凑时间,急吼吼的来,急吼吼的去,是不可取的。
这里的重量不是体重,是数量,理论上来说,练的多总归比练的少好,但很多时候往往会看到有的人练的时间不多,但是效果明显,有的人拼命的练啊练,但是越练越糟糕的也有。这是因为练功方法不当造成,拿擦地来说,要认真的做到位一个擦地其实是很累的,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速度啦,或是随便在那里蛮上,那么你草草做10个的效果还不如认认真真做好一个的效果来的好。
成人和儿童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学习能力和理解力,小孩子学起来大部分是从模仿开始的,因为跟她讲了也未必懂,成人就不同,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去问老师,问同学,就算一下子做不到,也可以慢慢揣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在做一段动作之前,现在大脑里假想一下自己做动作的全过程,越具体越好,我觉得这样对于学习动作也是有一定帮助的。特别是整天忙得到处跑的,至少可以在脑力里练练功^_^
很多时候,一个动作要做到位,或者做正确,不是用蛮力就可以的,要多找找感觉,比如大腿内侧肌用力,很多人都找不到感觉,因为内侧肌平时我们几乎用不到,你就可以拿个枕头,放在大腿间,坐着用力夹枕头,或者站的时候,一定让小脚趾碰地板,地功勾绷脚的时候大脚趾用力绷,这样多试几次肯定能找到感觉的。
3.8 把杆和我
所谓的“扶把”,手应该是轻轻放在把杆上,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拼命的借把杆的力量,副作用就是容易耸肩。把杆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在需要的时候给我们支持,而不是冤家,又是撑又是拉又是拔的,都变成“拔”杆了。
一般老师在最后都会根据情况教点简化过的舞段,跟着做做也挺有意思的,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要去挑战那些经典的变奏什么的,我觉得不是很可取,舞段和训练的关系就像国际象棋的棋子和棋局,如果永远在那边研究棋子的特性而不去下一盘,那就不是下棋了,但是如果连什么棋子该怎么用都没搞清楚,就贸然的说,我要和你对局,除非对方也是个外行,否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这个是我很头大的问题,时不时的会冒出来。总结下来避免的方法有:
放松,上半身一紧张就容易耸肩,那就不要让它紧张起来。
呼吸,好像呼吸方法不正确也会导致这个问题,尽量用鼻子呼吸。
还有就是自己平时也要注意是恶看提醒自己挺胸收腹沉肩,而不是只有上课时候才做。
双手扶把:动力腿往前,头和动力腿同向,往旁,头看前,往后,头和动力腿反向
单手扶把:动力腿往前和往后,头看外,往旁,头往前
举个例子说明就是:
右腿擦地 双手扶把:脚前 头右,脚旁 头前,脚后 头左
单手扶把:脚前 头外,脚旁 头前,脚后 头外
中间练习是最能够帮你发现你有多依赖把杆的,很多把杆上自认为做的不错的动作,站得不错的五位脚,一到中间就很容易走样。
有DEMI PLIE小蹲和GRAND PLIE大蹲
膝盖用力往外打开而不是往前,后背要挺直,不要撅屁股小蹲的情况下不能起脚跟
四位脚蹲的时候重心要放在2脚之间
大蹲可以起脚跟,但是起来的时候要先落脚跟,再慢慢伸直腿
2位大蹲不能起脚跟
也是最基本的练习之一,每一次擦地,都要经由半脚尖到脚尖这个绷脚过程,不可以偷懒。
前擦地是脚跟带出去,脚趾带回来,后擦地是小脚趾带出去,脚跟带回来,后擦地容易崴脚,一定要开开开~
小踢腿不要求高度很高,但是要做出力度来,记住一定要经过擦地踢出去,踢起后要有几秒停顿,不能马上掉下去。
腿动,上半身要保持直立,不要晃,手也要架住,注意音乐的节奏以及头手脚的配合
EN LAIR是动力腿在空中做动作
A TERRE是动力腿在地面做动作
EN DEHOR 向外
EN DEDAN 向内
简单的说就是,EN DEHOR从身体前面往身体后面 EN DEDAN就是从身体后面往前面
前:动力腿脚趾搭在脚踝骨处,脚跟要往前,不要蒯脚
后:动力腿脚腕搭在在小腿肚子下面凹进去的地方,侧面看上去应该是有点往后翘的(汗,这个不知道该怎么描述)
很难用语言描述,具体还是问老师的好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动作,因为做起来很累,和它一样痛苦的还有控制和钟摆动作,555
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能说的只有,动力腿与主力腿必须同时做动作,就是同蹲同起,还有不要蒯脚。
这个动作有2种做法,勾脚和绷脚的,勾脚的就是我们地功那个勾脚那样勾着,绷脚就是脚绷着的,汗。。。好像等于没说,勾脚永远是勾着的,主要是绷的
前:贴的位置不知道怎么形容,像包脚一样,脚后跟应该是往前的
后:后COU-DI-PIE的位置
旁:前后2个位置都有,看动作了
个人觉得是最好看的动作了,音乐柔和缓慢,动作优美,代价就是做起来也是十分的辛苦,因为很慢,不能像踢腿一样靠爆发力来,要用力抬啊抬,还要控制,还要保证外开,动作要连贯,不能断断续续的,总之就是很累人的。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手和身体不要跟着腿一起东倒西歪的,踢后腿的时候身体可以适当往前一点。
先蹲再跳,跳起来的时候要绷脚,腿要伸直,落地的时候要蹲,以缓解压力。
这个不知道中文该叫啥,就是动力腿从旁边抬起,然后大腿保持不动,小腿在空中划圈的动作,我们的老师把它定位为 腿肚,小三角,我觉得还是比较形象的,虽然每次做这个都会想起三明治和圆规,不知道为啥,呵呵
终于到这里了,因为自己也没学多久,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写这个,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写几句下来。
最后就是再强调下足尖不是一天炼成的,要量力而行,不可急于求成,做不了的动作,就做半脚尖,或者干脆穿着软鞋练,绝对不可以勉强自己,受伤起来不是好玩的。
P.S. 当初一时热血写的东西,终于写完了没有成坑,没想到我原本计划3小时写好的东西不停的写啊改啊的,居然最终花了3天才完成。虽然对于我这种不善言辞的人来说写文很辛苦,不过边写边回顾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轨迹,也是挺开心的事情,同时在写文期间为了确认一些细节或者描述,自己对着镜子不停的做动作,让我重新审视了下自己,发现了芭蕾学习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等,也算是收获不小了。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芭蕾,希望在下一次看自己和看这篇日记的时候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也喜欢我的这篇日记能够给和我一样的初学者以及想学习芭蕾的人们提供一点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