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学芭蕾的一点心得体会(3)-入门后的一些学习体会

(2009-05-24 19:59:03)
标签:

芭蕾

初学

心得

杂谈

分类: 舞友博文

三.入门后的一些学习体会

 首先恭喜你坚持了整整3个月,一直觉得,入门期是通过实际学习给你的一段思考时间,也是再一次的选择机会,能3个月一次不缺课坚持下来的,我很少看到后来有放弃的,相反,在入门的这3个月,都能因为这个因为那个找到一大堆理由不上课不练习,大部分都坚持不了半年,更别说一周上多次了。(事实上学到一定阶段就会觉得一周一次的课不够,还想多上几次)过了入门期,只不过是确认了你有这个意愿继续学下去,真正的学习才刚开始,下面就是至今我的一些经验和想法了,因为学的时间还短,知道也不多,可能有很多不周到和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学姐们帮忙补充指正。(同样部分先后,想到啥说啥)

 3.1 秋冬天的保暖

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天冷是最容易受伤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活动开之后才行。另外就是天冷了温度下来(尤其是冬天),可以在练功服外面加一件练功毛衣,脚上可以套个毛护腿。

 3.2 要不要开空调

冬天冷,开空调可以帮助身体暖和起来,这个估计没什么争议的。夏天是最热的,最容易出汗的时候,所以要不要开空调就是一个问题。我认识的舞蹈学校的学生说,她们是38度的天都不开空调的,我个人也比较喜欢不开,天热的时候出一身汗,全身的毛孔都打开,新陈代谢加快的感觉很舒服的,要开的话情愿开窗。当然高温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中暑什么的也可以在把杆练习的时候开一会冷气,但是到中间的话最好关掉,因为中间经常会有站着不动的时候,多数情况又是背对空调,很容易着凉。

 3.3调整好心态

我不知道这个是特例还是普遍的情况,经常看到有人喜欢拿自己去和别人比,别人比我开,别人的腿抬的比我高,甚至引起了一种竞争或是敌对的情绪,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不一样,即使要提高,也应该在自身的基础上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3.4 每周一次?还是几次?

上了一段时间之后,会有想加课的冲动,一般来说,练的时间越多,肯定收获更多一点,但是毕竟我们是成年人,除了舞蹈之外还有很多要忙要做的事情,所以加课请根据自己的条件量力而行,为了多上一次而硬凑时间,急吼吼的来,急吼吼的去,是不可取的。

 3.5重量,更要重质

这里的重量不是体重,是数量,理论上来说,练的多总归比练的少好,但很多时候往往会看到有的人练的时间不多,但是效果明显,有的人拼命的练啊练,但是越练越糟糕的也有。这是因为练功方法不当造成,拿擦地来说,要认真的做到位一个擦地其实是很累的,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速度啦,或是随便在那里蛮上,那么你草草做10个的效果还不如认认真真做好一个的效果来的好。

 3.6 要善于用脑

成人和儿童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学习能力和理解力,小孩子学起来大部分是从模仿开始的,因为跟她讲了也未必懂,成人就不同,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去问老师,问同学,就算一下子做不到,也可以慢慢揣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在做一段动作之前,现在大脑里假想一下自己做动作的全过程,越具体越好,我觉得这样对于学习动作也是有一定帮助的。特别是整天忙得到处跑的,至少可以在脑力里练练功^_^

 3.7 感觉很重要

很多时候,一个动作要做到位,或者做正确,不是用蛮力就可以的,要多找找感觉,比如大腿内侧肌用力,很多人都找不到感觉,因为内侧肌平时我们几乎用不到,你就可以拿个枕头,放在大腿间,坐着用力夹枕头,或者站的时候,一定让小脚趾碰地板,地功勾绷脚的时候大脚趾用力绷,这样多试几次肯定能找到感觉的。

3.8 把杆和我

所谓的“扶把”,手应该是轻轻放在把杆上,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拼命的借把杆的力量,副作用就是容易耸肩。把杆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在需要的时候给我们支持,而不是冤家,又是撑又是拉又是拔的,都变成“拔”杆了。

 3.9舞段

一般老师在最后都会根据情况教点简化过的舞段,跟着做做也挺有意思的,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要去挑战那些经典的变奏什么的,我觉得不是很可取,舞段和训练的关系就像国际象棋的棋子和棋局,如果永远在那边研究棋子的特性而不去下一盘,那就不是下棋了,但是如果连什么棋子该怎么用都没搞清楚,就贸然的说,我要和你对局,除非对方也是个外行,否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3.10 耸肩

这个是我很头大的问题,时不时的会冒出来。总结下来避免的方法有:

放松,上半身一紧张就容易耸肩,那就不要让它紧张起来。

呼吸,好像呼吸方法不正确也会导致这个问题,尽量用鼻子呼吸。

还有就是自己平时也要注意是恶看提醒自己挺胸收腹沉肩,而不是只有上课时候才做。

 3.11头和脚的配合

双手扶把:动力腿往前,头和动力腿同向,往旁,头看前,往后,头和动力腿反向

单手扶把:动力腿往前和往后,头看外,往旁,头往前

举个例子说明就是:

右腿擦地 双手扶把:脚前 头右,脚旁 头前,脚后 头左

单手扶把:脚前 头外,脚旁 头前,脚后 头外

 3.12 中间练习

中间练习是最能够帮你发现你有多依赖把杆的,很多把杆上自认为做的不错的动作,站得不错的五位脚,一到中间就很容易走样。

 3.13 PLIE 蹲

有DEMI PLIE小蹲和GRAND PLIE大蹲

膝盖用力往外打开而不是往前,后背要挺直,不要撅屁股小蹲的情况下不能起脚跟

四位脚蹲的时候重心要放在2脚之间

大蹲可以起脚跟,但是起来的时候要先落脚跟,再慢慢伸直腿

2位大蹲不能起脚跟

 3.14 BATTERMENT TENDU擦地

也是最基本的练习之一,每一次擦地,都要经由半脚尖到脚尖这个绷脚过程,不可以偷懒。

前擦地是脚跟带出去,脚趾带回来,后擦地是小脚趾带出去,脚跟带回来,后擦地容易崴脚,一定要开开开~

 3.15 BATTERMENT TENDU JETE小踢腿

小踢腿不要求高度很高,但是要做出力度来,记住一定要经过擦地踢出去,踢起后要有几秒停顿,不能马上掉下去。

 3.16 ROND DE JEMBE 划圈

腿动,上半身要保持直立,不要晃,手也要架住,注意音乐的节奏以及头手脚的配合

 3.17 EN LAIR和 A TERRE

EN LAIR是动力腿在空中做动作

A TERRE是动力腿在地面做动作

 3.18 EN DEHOR和EN DEDAN

EN DEHOR 向外

EN DEDAN 向内

简单的说就是,EN DEHOR从身体前面往身体后面 EN DEDAN就是从身体后面往前面

 后面开始的很多东西很难用语言形容了,我的能力有限,请各位学姐们帮忙补充:

 3.19 COU-DI-PIE的位置

前:动力腿脚趾搭在脚踝骨处,脚跟要往前,不要蒯脚

后:动力腿脚腕搭在在小腿肚子下面凹进去的地方,侧面看上去应该是有点往后翘的(汗,这个不知道该怎么描述)

很难用语言描述,具体还是问老师的好

 3.20 BATTERMENT FONDU 单腿蹲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动作,因为做起来很累,和它一样痛苦的还有控制和钟摆动作,555

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能说的只有,动力腿与主力腿必须同时做动作,就是同蹲同起,还有不要蒯脚。

 3.21 BATTEERMENT FRAPPE小弹腿

这个动作有2种做法,勾脚和绷脚的,勾脚的就是我们地功那个勾脚那样勾着,绷脚就是脚绷着的,汗。。。好像等于没说,勾脚永远是勾着的,主要是绷的

前:贴的位置不知道怎么形容,像包脚一样,脚后跟应该是往前的

后:后COU-DI-PIE的位置

旁:前后2个位置都有,看动作了

 3.22 ADAGIO 控制

个人觉得是最好看的动作了,音乐柔和缓慢,动作优美,代价就是做起来也是十分的辛苦,因为很慢,不能像踢腿一样靠爆发力来,要用力抬啊抬,还要控制,还要保证外开,动作要连贯,不能断断续续的,总之就是很累人的。

 3.23 GRAND BATTERMENT JETE 大踢腿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手和身体不要跟着腿一起东倒西歪的,踢后腿的时候身体可以适当往前一点。

 3.24 SAUTE小跳

先蹲再跳,跳起来的时候要绷脚,腿要伸直,落地的时候要蹲,以缓解压力。

 3.25 PETIT BATTERMENT

这个不知道中文该叫啥,就是动力腿从旁边抬起,然后大腿保持不动,小腿在空中划圈的动作,我们的老师把它定位为 腿肚,小三角,我觉得还是比较形象的,虽然每次做这个都会想起三明治和圆规,不知道为啥,呵呵

 3.26 足尖

终于到这里了,因为自己也没学多久,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写这个,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写几句下来。

 首先就是不要急于上足尖。我理解学芭蕾的女孩子没有一个不憧憬着穿上足尖鞋的那一刻的,但是想做和能做是两回事,足尖是绝对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来的。很多人以为上脚尖是靠脚趾撑起来的,其实是靠脚腕的力量顶出去,脚腕没有足够的力量,训练方法不对什么的,很容易受伤的。而且这个东西没有什么的学了多久就能上的说法,所以就算和你一起学的人都在上足尖了,只要你的老师觉得你不够资格,就不要自己硬上的好。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老师的重要性了,有些老师为了迎合市场和面子工程,会迁就学生的要求让她们在明明脚腕力量不够的情况下穿足尖鞋练习,还不停的说“好”“不错”,这样是很危险的,而且从表面上看学生都“立”起来了,仔细一看很多没绷脚,腿也没伸直,明显是借着鞋头的PLATFORM硬站起来的。最恐怖的是曾经看到过一个学校的广告:满5岁的小孩都能上足尖,不掉指甲不流血不出老茧不….把我吓得一身冷汗,5岁的小孩骨骼都没发育好,脚腕的力量也完全不够,足尖又不是全民普及技能培训课,为了迎合家长和市场的需求,这样太乱来了。

 然后是买鞋,如果老师觉得你可以上足尖了,那么就要买一双合脚的足尖鞋,除非你的脚是很标准的不胖不瘦长度正好,否则第一次请一定不要网上买,不管是哪个牌子的,足尖鞋一定要试,长度,宽度一定要合自己的脚,我比较喜欢的是SANSHA的足尖鞋,尺码很全,且每个尺寸都有从S到XL4个宽度,可以满足瘦脚和肥脚的需要。大小问题解决了就是型号了,不同的型号对应不同的需求,一般来说初学者的脚力量不够,不适合穿太软的鞋,虽然那样很显脚背,同理太硬的也不行,你连脚都绷不了,那是给专业的“铁脚”们穿的,软硬适中的鞋子最适合初学者了,拿SANSHA的来说就是202(现在好像不内销了,那么SANSHA的皇冠也可以),最后不要忘了买鞋的时候还要买个足尖套,一般有棉的和硅胶的,棉的价格便宜损耗也快,硅胶的价格都比较贵,可能和一双鞋子的价格差不多了,不过可以用很长时间,而且比较不容易痛,自己看着办好了。鞋子买回来之后还要折腾一下,自己缝上缎带(有的牌子比如CHACOTT会帮你缝好),掰掰软。穿的时候先套上足尖套,然后把脚伸进鞋子,先抽紧前端的橡皮筋,和软性一样打结,塞好,然后缎带先交叉,再围着脚绕圈(具体的,网上有写的很好的教程,我就不照抄了),打结,把打好的结塞到缎带里,绝对不能有蝴蝶结露在外面。P.S.如果立脚尖的时候后跟往下掉的,可以缝一根橡皮筋在脚跟那里,这样穿鞋的话就要先穿过橡皮筋了。

 练习的部分基本没什么好说的,我现在只能扶把做做RELEVE和ECHAPPE,知道的也就是做RELEVE的时候,不是跳起来的,要经过quarter point,half point(就是我们平时做的很多的半脚尖),three quarter point,最后到full point。下来的时候也一定要从full point,经由three quarter point,half point,quarter point到全角着地。另外立的时候要用力绷脚,身体的重心应该往前而不是往后,五位立足尖的时候一只脚应当往里收一点,让2脚对齐。

最后就是再强调下足尖不是一天炼成的,要量力而行,不可急于求成,做不了的动作,就做半脚尖,或者干脆穿着软鞋练,绝对不可以勉强自己,受伤起来不是好玩的。

 OK,所有的内容到这里就OVER了,鉴于自己学习时间还很短,尚有很多不清楚不了解的地方,这里的基本上只写了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的部分,有些很难描述的或者不确定的,我就跳过了,期待各位前辈们来把它补充完整。在这里感谢每一个耐心看完这篇文章的人,祝你们能享受快乐的芭蕾每一天。

P.S. 当初一时热血写的东西,终于写完了没有成坑,没想到我原本计划3小时写好的东西不停的写啊改啊的,居然最终花了3天才完成。虽然对于我这种不善言辞的人来说写文很辛苦,不过边写边回顾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轨迹,也是挺开心的事情,同时在写文期间为了确认一些细节或者描述,自己对着镜子不停的做动作,让我重新审视了下自己,发现了芭蕾学习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等,也算是收获不小了。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芭蕾,希望在下一次看自己和看这篇日记的时候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也喜欢我的这篇日记能够给和我一样的初学者以及想学习芭蕾的人们提供一点参考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