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德全早期教育的可取之处与不可取之处

(2009-12-01 14:39:41)
标签:

冯德全

育儿

早期教育

早教革命

识字阅读

家庭教育

何振

教育

冯德全早期教育的

可取之处与不可取之处

( /教育无科)

 

    注:本文均是个人观点,是基于自己的理解与教师在实践中的总结,不代表普遍性观点。如有误读,请冯老理念的实践追随者或冯老本人给予帮助解读或纠正。在此一并致谢!

 

      冯德全早期教育的可取之处与不可取之处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是从家长应用的角度,一个从幼儿园规模化推广来谈。

     如果用一句话来谈冯德全早教的可取之处与不可取之处,那就是:他的理念用在家庭里父母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是确实可行的,可以大胆的去学习运用;如果要在幼儿园进行规模化和班级制教学(成百几百人的幼儿园,2个老师带20-30个孩子的班级),则还不成熟。“不管模仿也好加盟也好,皆需谨慎”这是我对那些准备加盟和经营冯氏早教园的人们最想说的话。最起码我是没找到能如此规模教学,又能达到个性化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师资培养是非常慢的,绝不可能给教师或家长培训几天上几天课,她就懂了、掌握了、可以独自去教学了,没有这么简单,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依笔者的经验,一个教师要领悟和掌握这个理念,并较好的去执行,没有一个月左右的实地学习和带孩子,是很难上手的。听课可以听懂,但掌握不了,现实中就会走样。就象很多家长买了他的书却用不好和不会用一样。假如是打着冯德全的牌子实行的却是传统幼儿园的教学,那是另外回事(这种形式的冯氏教学在全国估计数不胜数)。

    如果冯老会说“老师或家长通过培训三天或五天,上几天课就可掌握和独自教学”,那我还是会坚持说:肯定行不通!现实中会比书中所说难很多。

 

     冯老的教育理念最有效的运用场所是家庭,也就是父母下班之余在家专门琢磨自己的孩子,加上一定的悟性(依我个人的体验,教育确实需要一定的悟性,悟性不好的人同样一本书,就琢磨不出东西来,也无法较好的在生活中运用),那就能较好地把冯老的理念用在教育之中。所以大家会发现,书中成功的案例都是个体化家庭中培养出来的,极少发展非常突出或超前的早慧儿是在一个大规模幼儿园发展起来的(几乎一个都没有),背后都是父母有心的教育付出达到的。

     在从冯老的著作中谈到婴幼儿学习时,“生活中教,游戏中学;学玩结合,兴趣第一;不拘内容,不分难易;不求进度,不求理解;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就是他的核心理念,要抛去功利性,讲究的是潜移默化,依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合适时机的自然教育。这种理念注定了只有在生活中的个性化教育才是最好实施场所,而幼儿园是有“固定教材与学习内容,有进度要求(一课一课来),能而要会,追求理解”等要求,这些要求与个性化、兴趣化教学是格格不入的,也不符合婴幼儿的学习心理与规律。

 

    “0岁方案”教育理念最合适使用的对象是父母,而不是幼儿园;实施“0岁方案”教育最合适的场所是家庭,而不是班级制婴幼园。

    学习“0岁方案”理念时,绝不应只看到识字阅读这一块,尤其是追求识字量,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上篇文章我提到“基于把‘识字多少’当作孩子早教是否成功的认识是十分肤浅的。把学习当作孩子内心的一种需要,养成终生求知和喜欢读书的习惯才是关键”。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如果片面的追求识字量而忽视了阅读量的重要性(单纯识字,阅读少),这孩子认了很多字也不喜欢读书读故事,有的孩子还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阅读障碍(阅读不流畅,停停顿顿,把看书当作字来认,找不到阅读的乐趣)。边阅读边识字是最轻松也是最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的识字方式。

 

     大家会把冯老的著作当作培养“天才”“神童”和“识字阅读”的主因是书里面的早教成功案例都是关于早识字阅读的“天才、神童”,是我们被表面的事实误读了他的思想。比方说理念中的“生活中教,潜移默化”这8个字,不仅可以用来教识字,你还可以把这理念用来教孩子说话、数数、学英语、培养独立能力与时间观念等行为习惯的培养。

    很多父母教孩子数数时,孩子不喜欢数和容易数错;很多父母从小希望孩子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生活作息习惯,有的还为孩子列作息时间表,但不用几天,孩子就不愿意配合,又回到老样子。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关注明天博文《如何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和教孩子数数》。

 

     同样是“生活中教,潜移默化”8个字,应用在教孩子数数和培养时间观念上也一样有效,而不只是局限于识字。方法非常简单,遵循正确的理念与方法,不用专门的教,孩子不知不觉,甚至没有任何压力就能学会正确数数和数的分解,与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很多家长不相信有这么简单的方法,希望看完后用这样的理念和方法去亲身实践,不要停留在口头争论上,孩子的变化会说明一切。

    正确的教育理念可以一触十,同样理念可以解决孩子多种问题。家长和教师所需要的是——去“悟”和持续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