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美元变两千两百万美元--转载
(2010-05-01 11:00:42)
标签:
股票基金投资专家现值谢芭华尔街杂谈 |
五千美元变两千两百万美元
以五千美元为起点,谢芭凭直觉买股票,从1944年进场到1995年底,半世纪来每年平均回收百分之廿二。
一百岁的老太太可以击败华尔街的著名投资大户?安妮.谢芭证明此话不假。
犹太裔的谢芭1996年1月初在纽约仙逝,享年101岁,她终身未嫁,生前孤寂,一年到头穿黑衣、戴黑帽,住在廉价公寓,为了省巴士钱,甚至在雨天打伞走远路。外人眼中的谢芭,是位脾气古怪、节俭成癖的老婆婆。
但这位老人家这些天却成为全美国瞩目焦点;她升天後,遗嘱交代捐赠所有财产、现值两千两百万美元,给纽约市的依希瓦犹太大学,特别规定资助犹太女青年,让她们能接受高等教肓,将来能自立立人。没有人相信,从来拒绝穿昂贵衣服,旧衣要穿到不像样才干休的谢芭,生前竟然是位千万富翁,生後并留有如此高贵的善行。谢芭的事迹经媒体广为报导後,近来成为美国民众茶馀饭後的好题材。人们更好奇的是,老太太是用什麽点石成金的高招,得来这麽多财富?
华尔街专家找出答案:她投资股票,看准好公司买了之后就抱着不放。
谢芭从来没受过专业金融训练,年轻时只上过夜校、读法律,之後在国税局工作了廿多年,虽工作得很好,但一直没被赏识,始终未升过官,1943年退休时,年薪叁千美元出头。
但在国税局查税的经验,谢芭认识到一件事:在美国,要能致富最稳当的途径,就是投资股票。她於是在1944年(退休后第二年),以五千美元积蓄开始陆续买股票,她的钱少,一次很少买一百股以上,但一旦认定是好公司、股票值得买后,就忠心不渝,几乎不卖,即使股市惨跌,她无动於衷。
谢芭买股票很直觉:她买自己熟悉、日常生活有接触的大厂牌公司股票,譬如她所吃的药、所用东西的公司,她不大碰不知道的企业;比如她不懂科技,对IBM这类着名科技股就敬而远之,但她似乎也有选股的天赋,几十年前百事可乐刚诞生,谢芭亲自尝了一下,觉得很对味,於是开始买百事可乐的股票,直到过世,她共累积了两万七千股百事可乐公司股票,现值约一百六十万美元,成为她一生最锺爱、拥有股数最多的前十种股票之一。
谢芭从1944年近五十岁时,以五千美元进场股,至1995年底,她所有股票市值已达两千两百万美元,半个世纪来平均每年回报百分之廿叁,这种成绩绝大部分的华尔街投资专家都难望其项背。
金钱杂志特别作了比较,谢芭的投票投资成绩,可列名美国最传奇投资大户之列,只比家喻户晓的彼得.林奇十三年平均回报百分之廿九,以及沃伦.巴菲特廿七年每年平均斩获百分之廿四略逊,排名第叁,远远超过其他知名投资专家的表现。
其实,林奇与巴菲特投资股票的时间都远不如谢芭长,如果同以半个世纪比较,这两位被视为「投资之神」的人物,是否有能耐比得过谢芭,还不得而知。对一位从未学过投资理论、不懂股票基本面、技术面分析的妇女来说,她买股票确实有一套,可说是个奇迹。华尔街甚至将谢芭作为个案,探讨她投资股票的策略。
前一篇:公司讨论--沃华医药
后一篇:公司讨论--双鹭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