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写”运动:中国文坛的幸事还是悲哀?
文/宸之韬
新浪文化博客首页《读书随笔》专栏(6月12日)推荐阅读,感谢长笑老师!
近日,媒体报道了《80后作家向抄袭宣战发动“真写”运动》的新闻:报道说,近日《萌芽》杂志出面,组织作家张悦然、蔡骏、小饭、张冠仁、那多等数十位“萌芽系”80后作家倡导“真写”运动,意欲倡导“真实写作”推动中国文学“原创力”。不抄袭、独立创作、不跟风是“真写”运动的核心内容,萌芽派作家更向记者披露文坛的“怪现状”。“真写”运动获得了出版大腕路金波等人的鼎力支持。
读罢这则新闻,我感觉很别扭:其一,从作家的伦理道德与社会诚信的角度来看,这类“真写”运动所标榜的“真实写作、真诚写作、不复制、不抄袭、不山寨,呼吁‘原创力’;反对集体抄袭,呼吁更多创新作品”,本就是一个作家应该遵循的伦理和做人的原则,本就是一个作家应有的基本良知与为文的责任,不值得用运动的形式来强调来宣传,可是偏偏成了一条新闻。其二,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看,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可是文坛抄袭现象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反而算不上新闻,而倡导“不抄袭、独立创作、真诚写作”之类的“真实写作”运动却成了新闻。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文坛抄袭的事件众多,抄袭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能出名成家;老实做人,真诚写作的作家成为稀缺人种,跟不上时代潮流。
文学,这个人类精神领域的神圣家园也受到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开启了快餐文化的时代,一些作家片面追求名利,早已丢弃了文人应有的良知与责任。
正如悬疑作家那多所说,“时下文坛,抄袭上瘾,山寨成风,新概念鹊起,无数人跟风,郭敬明当红,满城悲伤逆流成河。中国一不高兴,就有人反思为什么中国人不高兴。所谓真写,并非否定某个作家或者某种图书类型,只是在尊重游戏规则的同时,希望更多的作者能够发自内心更为真诚、坦诚地认真写作。”
《萌芽》杂志倡导“真写”运动,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是作为向文坛“怪现状”宣战的呼吁,作为净化文坛风气的举措,显得有点苍白与无力,有点无奈与尴尬。连《萌芽》主编赵长天也告诉记者,他并不十分赞同“真写”这个说法,如果“真写”需要倡导,世风实在日下。
其实,真正要改变中国文坛的现状,真正要还文学一片纯净的天空,需要所有作家的真诚与努力,需要出版界的苛刻与扶持,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需要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期盼;而不仅仅是靠数十位80后作家的运动就能推动,不仅仅是靠几位出版大腕的支持就能改变,不仅仅是靠一本两本杂志的呼吁就能成功!
“真写”运动的出现,到底是中国文坛的幸事还是悲哀?
面对这个所谓的“真写”运动,我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叹息?
2009年6月10日
附新闻稿:
80后作家向抄袭宣战
发动“真写”运动
相关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