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趣》:展开了我品茶的味蕾
文/宸之韬
新浪读书频道《大众书评团》首页《人文历史》、《生活教育》专栏(5月30日)推荐阅读,感谢一叶紫竹老师!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是我等凡人能理解、能领悟、能感受得透彻的。比如,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有了几千年的文化,有了几千年的传承,可是真正懂得的又有多少人?
我总觉得,这些文化的内涵,不外乎就是待客之道、礼貌之意、随性之举,从来就没有想过去深究、去研讨、去刻意、去体会。
要说喝茶,绿茶、红茶、普洱茶、乌龙茶、花茶等等我都喝过,可就是没有去认真研究过,更没有用自己的心情、用自己的味蕾、用自己的感觉去品位、去享受。
直到读过朋友童云写的文化生活书《茶之趣》后,我才发觉茶世界的多彩、茶文化的精深、品茶的美妙、茶缘的机巧,是那么的丰富和迷人。
《茶之趣》仅仅用了短短的130页篇幅,可内容却是多姿多彩、引人入胜,从茶的起源到泡茶的方法,从茶的种类到茶的故事,从茶具的多样到茶文化的曼妙,从茶与生活到茶与友谊,无不引导着我进入了作者曼妙的茶之旅、茶之味、茶之情、茶之缘。
以茶的家族、茶的故事、茶的人物为媒介,阐述了茶文化的优雅与内涵,是《茶之趣》的第一个特点。书中详细介绍了由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花茶等等组成的茶家族,并分别指出其制作工艺、特点、形态、品性,让我学到不少的茶知识;还有那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白毫银针、大红袍、安溪铁观音、茉莉花茶、普洱茶的传说故事,读来娓娓动人、如临其境;更有对中国茶事第一人陆羽的的赞颂,对茶与京剧渊源的剖析,让我沉湎于作者茶文化的积淀中,陶醉在那浓浓茶香里了。
以茶的器具、茶的用水、茶的冲泡为契机,例证了茶与生活的相辅相成,是《茶之趣》的第二个特点。不要以为泡茶是最简单的事情。我读过了本书才知道,器具的多样,用水的讲究,方法的奇特,赏茶的兴奋,闻茶香的舒适,观茶舞之心旷神怡,我才有如临仙境之感。是啊,将简单的事情人文化,将人文的事情趣味化,将趣味的事情日常化,你会发现,生活是那么的美好!
以茶的成分、茶的功能、茶的药用为佐证,说明了茶与美容的关系,是《茶之趣》的第三个特点。大凡女人,总喜欢自己身材好、形象佳。然而,工作的烦杂,生活的紧张,竞争的压力,让现代知识女性经受着烦恼的煎熬。那么,读一读《茶之趣》,放松自己的心情,听一段美妙的音乐,泡一壶自己喜欢的茶,享受品茶的乐趣,还会怕心情不好、身材不妙吗?
以小贴士的形式介绍了茶的小知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丰富了书的内容,是《茶之趣》的第四个特点。如比,关于明前茶、明后茶的解释;比如关于龙井茶的色香味形四绝的介绍;比如关于新茶与陈茶的区别;比如关于屈指代跪礼的由来;比如养茶宠的方法;比如醒酒的秘方,除口臭的妙招;比如喝茶的保健功用等等,我们都能在本书的小贴士里得到解答。大量色彩斑斓的配图,更是将品茶的曼妙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实在是妙趣横生。
不太懂得茶文化的我,读了《茶之趣》后,受益非浅,倒被作者勾起了我饮茶的兴趣,展开了我品茶的味蕾,真想马上开始那曼妙的茶之旅。
有茶养眼,有茶养身,有茶为友,有茶为媒,以茶为趣,以茶为缘,不亦乐乎!
(《茶之趣》,童云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009年5月2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