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有座灵芝塔
(2024-08-19 21:42:31)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 |
分类: 散文 |
安吉有座灵芝塔
中国的塔建筑都是以奇数建造,5、7、9、11、13层都有,可有谁知道也有偶数的个例,安吉灵芝塔是十层。
安吉灵芝塔在安吉县安城镇马家渡南山,西傍西苕溪,处在地铺港与天目溪两水汇合处。灵芝塔为楼阁式砖塔。八边十层,实心体,每层每面,辟有壶门式壁龛。每层用平砖和菱角牙子相间,叠涩出檐,叠涩檐的立面上下均微向内收,保留唐代遗风。上覆筒瓦。勾头饰宝相花,花瓣丰满。滴水饰重唇锯齿纹。戗脊饰脊兽。铁刹由覆钵、仰莲、相轮、宝瓶等组成。相轮九重。这种由平砖和菱角邪了叠涩出檐的实心塔,在宋、元、明时期发展成为楼阁式塔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塔中保存的勾头、滴水,从形制判断,可能是当时遗物,这是比较难得的。清·同治《安吉县志》载:“相传五代吴越时建”。嘉泰《吴兴志》载,此塔为五代吴越国王钱氏所建。
塔以灵芝为名,定与灵芝有关。灵芝历来被认为是却病延年,凡人吃了可以成仙的瑞草。《神农本草经》:“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昼袒之精、以生五色灵芝。”《论衡》:“土气和则灵芝生。”《本草纲目》在记述诸草药中,唯独灵芝的功效中有“延年神仙”四字。灵芝故历来被认为是瑞草,为长寿祥瑞之物。《瑞命论》:“王者仁慈,则芝草生”不仅把灵芝看作是天地精华,更看作是朝廷仁德所致的太平盛世的神物。
五代时,安吉为钱塘王钱镠的所辖地,有乡民在马家渡发现千年灵芝,引起轰动。依旧制,灵芝属皇家用品,平民不得食用,得之者,必献朝廷。因产灵芝地聚集天地灵气,故为福地。当安吉发现灵芝时,是为了颂扬朝廷之仁,国有瑞芝,钱镠在此建此塔以记之。
五代是乱世之时,军阀割据,兵戎不断,唯有吴越王钱镠外能奉顺中原大国,内能兴水利生养百姓,使其国独有富裕,太平。钱王因国富民强在其王妃生子时在杭州建雷锋塔以志庆贺,因灵芝塔建于同一时代,有人认为是雷锋塔的姊妹塔。
灵芝塔之建,主要是因安吉有灵芝而建。从历史记载看,安吉灵芝可真多,天目山有采芝岩、生五色芝。地铺镇的芝里,因多生灵芝而名,章村有芝山,满山生芝,所以宋·刘焘有:“夜宿雾山雾、朝茹芝山芝。年来嗜好衰,但与青山宜。”的诗句。孝丰陈承坚九岁为亡母庐墓,墓上也生了灵芝。而带芝字的地名,如芝茂岭等。灵芝如此之多,这和安吉森林茂密,气候适宜,有生灵芝的土质与地脉有关。
其根脉在龙王山,龙王山本昆仑山余脉仲延所生,高在云天之上,因曾有二火山口形成的天池,形如双目故名天目。天目山藏玉石、生灵芝、出仙人的主峰就是龙王山。明嘉靖时曾先后有六人游此山,他们游天目山游记都写有登其顶,东可见杭州一角,南可见富春、临安,西可见安徽的宣城,北可见南京。因山越古其崩坏也愈少之故,故在元时其山从当时的诗中看更高,在山顶可隐看极远,可以远眺看到扶桑(日本),看齐州若九点轻烟,看峨嵋山若藏于纱中。其山有石洞可居,清泉可饮,又生灵芝与山果,加之因高在云天中,尘埃不到,疫毒难生,故自古就为养生修仙者择居之所,又因灵芝久服可以延年神仙,故此山高道神仙辈出。商周时有彭祖,神农时有赤松子,两汉时有王谷神、皮元曜、张道陵,三国时有左慈,一直到元代,已知姓名的有二十多位。其中晋葛洪著有《抱朴子》传世,其上“仙药篇”记灵芝甚博,言采芝须择吉入山,要佩符抱鸡率犬.....,山神喜则芝可见。因神仙们在高山危岭以鹿为马,鹿食灵芝也长寿成仙,故天目山以白鹿为山神。安吉有如此灵芝仙山和灵芝文化史岂能无灵芝塔?
灵芝塔除了宣扬太平盛世和壮丽大邑城廊的作用外,它还是一座风水塔。
安城之地常患洪涝,需要用土来制水,故造一座八面十层庄重型的实心砖塔于其境来水的上游先镇以制之。故其塔不同于其它塔,不作七层、九层的单数而取作十层,以合河图中的五和十居中为土,十更是土的成数,其土更厚,而砖是由土所制的都取以土克水之义的。
白娘娘盗仙草的故事使杭州雷锋塔添了神秘的光彩,盗仙草的仙山却是是天目山。天目山何以同南极仙翁挂钩?这是因古人用八卦定方位,而浙江之地在中国疆土上,正处在东南角靠南的一侧,在八卦中处于“乾”的位置上,如以四方分之,“乾”归入南方,故古代把浙江的近海称南海,普陀山的观音称南海观音。浙江因是中国疆域上南方的边极地带,故属中国的南极。如《老子》:“欲度南极避水灾:天目海陆为第一”。因此,天目山可称南极的仙山,其山仙人自可称南极仙翁了。二十八宿中角亢二星宿处有星也称南极老人又称寿星,故这南极仙翁乃天上地上两南极化合使成为司管长寿的寿星了。
为表明天目山灵芝即寿星的仙草。现在寿星图上,老寿星常和灵芝与仙鹿在一直,其源实出于此。因南方的灵芝称赤芝(安吉有赤芝村),故寿星图上的灵芝是红色的。故《盗仙草》故事和凡有红色灵芝的神仙图等,它们与灵芝塔一样,都是安吉灵芝文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