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对我人生哲学的影响
(2024-08-10 09:03:55)
标签:
文化历史教育 |
分类: 散文 |
享誉全球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于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在美国旧金山家安然去世,享年98岁。消息传来,伤悲不已。
题目有些奇怪,因为我与李政道毫无关系。但是,他对我的影响很大。那是1974年,我读高中阶段,中国当时电影主要有《新闻简报》纪录片,报道了毛主席接见李政道,新闻简报时间很短,记得毛主席问李政道“对称为什么重要?”,然后说“对称就是平衡,平衡就是静止,静止不重要,动才是重要的。”李政道与毛主席交谈时,中间有个桌子,桌上还放着毛主席平时办公用的铅笔和本子。李政道起几支铅笔放在了本子上,上下倾斜。铅笔便在本子上来回滚动,李政道对毛主席解释:铅笔在本子上滚动的这一过程,无时无刻不是处于运动状态,而这个运动过程也是对称的。因此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李政道如此示范了三次后,对毛主席说:您看,铅笔在滚动的过程中,虽然没有一刻是静止的,但在整体上,它具有对称性。
毛主席兴致地观看了李政道的演示后,表示欣赏这样的解释问题的方法。。
他接着向毛主席解释道:“就对称这个概念而言,它比我们普通人在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要宽泛得多,并不是仅仅局限于静止状态才有对称,运动状态下也是有对称的。” 明显看到毛主席十分同意李政道对“对称”和“平衡”的解析。
当时,我们在学校读书有政治一门课,接触到了哲学,大部分是名词的缠绕,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世界观,老师依照书本的教导的是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现实,要否定和批判唯心主义。我有些大惑不解,曾经问父亲:我做事情前,要心里想一下,想象好了才去做,这是不是唯心主义?父亲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说,你再过几年就明白了。不过,你要知道一点:一斤东西放在称上是一斤,不在称上就不是一斤,但是,有了称,称过了,大家就认可了,平衡很重要。
就是父子对话不几天没看了毛主席接见李政道的这个纪录片,记住了平衡,对称。进而学习到了:对称是指平衡的各个部分或者指平衡的各个部分产生的形式美。由此喜欢上了哲学。
对于大师,他们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影响人一辈子。怀念李政道。
两天来,看了很多李政道的报道,第一次听到他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的感言,更是五体投拜。“一个科学上的成就,是许多在同一或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者积累的结果。没有过去的经验,没有现在的激励,就不会产生我们今天的观念和知识;没有将来的实验,我们今天的观念与知识也不能进化。” 他提到:“有些问题今天的物理理论没法解决,这就会产生新的理论。这令人兴奋。越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越是挑战。”“我们以有限的人类智慧去认识无限的宇宙奥秘,是一个永不终止的过程。”
毛主席把话题从自然现象转到了人类社会的变迁、发展上——社会制度的内在关系及其更迭;如何谋求一个国家的平衡运转、兴旺发达……
李政道先生则根据自己的认知、理解,把教育纳入了社会“对称”的范畴,侧重表述了社会的科学运行、发展昌盛与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毛主席与李政道就“对称”这一物理学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不仅仅是为了知晓它的含义,更是为了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