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融资买股真的是禁区吗?经济变局中的投资策略

(2014-07-24 16:04:35)
标签:

股票

分类: 培训课:财富清心幸福

       今天中午上课回来,打开证劵行情,发现大盘没涨多少,但是我的市值却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录得我入市20余年来的最大单日增幅(账面盈利)。原因主要是我买的十来个个股居然都在普涨,基本上涨幅都明显大于大盘。另外,也由于我大幅度融资买股,融资比例一度超过原始资金(因为证劵公司给了我比我的总资产更多的额度)。因此可用资金总额相对增大了很多,一旦上涨,自然录得相对较为可观的利润(当然,只是浮盈)。

      正常情况下,借钱炒股是很危险的。巴菲特的一再告诫就是:千万不要借钱买股。我不但借了,而且还借的这么多,实在是疯了。

       我敢借这么多,是有底的。

       第一是:我用了保证金---购入了廉价的一些跌不动的可转债,以及分散不同的行业(不死看好一个行业,防止单边行情),作为“防爆仓的防火墙”,避免股市意外下跌后被“爆仓“。这是绝对要防止出现的事情。

       另外,我融资买入的股票,全都是“地板价”,而且在安全边际范围内。也就是说,每年这些个股的分红,都在6-7%左右。而且,这些股都有稳定可靠的业绩,十年来分红很稳定。我相信今后的十年,他们也一样可以稳定经营。因此,我的如意算盘是:如果继续下跌,我就死也不卖出。死心眼拿着等分红,等十年也可以。这样每年8.6%的融资利息,我最多每年亏2-3%。这个是我能够轻松承受的风险范围。而且,这些股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可能跌50%让我爆仓---因为一旦实现了这个跌幅,我选择的个股,就将有12%-15%的分红了---别人不要这些股,连银行自己就要进来抢这种股票了。另外很多企业大股东,自己都要大举回购股票了(实际上我有多只类似股票的买入价格,都低于大股东回购或增发的价格。我认为这是“足够的安全边际”)

      连证劵公司的老总,看了我的融资标的后,就说:你这种玩法保险系数超高,不可能亏本的。因此,我申请“扩容”的时候,两次他们都给了我超过我资产值一定比例的融资额度。使得前段时间下跌趋势中,我拥有较大的资金“放手去买地板价股”,这也是这段时间账户上涨较佳的原因。经过短暂的盘面“绿色期”之后,目前我的账户一大片红色,的确很好看。

 

      经过谨慎选择标的,锁定风险以后,剩下的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只要一年个股有一次上涨15%的机会,就算最终跌下来,我也一定会赚钱。因为我会在上涨的过程中,选择机会,分批卖出融资的仓位部分(主仓位我是长期投资的标的,不到过分高估的情况下是坚决不卖的)。因此,一旦上涨后就逐步卖出融资部分的标的。之后,如果持续上涨,我就不管他,留下不卖出的“底仓”部分跟涨。或者选择其他低估在地板的其他低风险个股买入。如果上涨后又居然跌回来了,我就重新买入该股,正好做差价,摊低持股成本。

       另外,绝对禁止自己在股市上涨之后用融资额度追涨。我严格限制融资额度,仅限于下跌出价值坑的时候介入,且在上涨过程中逐步释放融资。简单一点:融资就是预备队,绝不轻易使用。是最后弹尽粮绝的时候出奇兵用的。

      简单一点说:我用融资额度部分来“投机”,用本金部分来投资。这样,一旦出现大牛市,个股连续上涨,我绝对不会踏空。就算不幸遇到大熊市,我也能轻松承受。一旦出现目前这样的“牛皮市”,我这一招就特别管用了。事实上,这半年来在2000点不断浮动的牛皮市,让很多股民以及价值投资者都感到恼火,我却利用证劵公司提供的额度赚了不少钱。特别是在前段时间,兴业银行起伏很大,我就利用融资额度“上下其手”,使得持仓成本不断下降,加上分红带来的好处,虽然该股的持仓量较大,但持仓成本最后弄到只有8元多一点点。因此,今天的兴业等突破10元的价格,自然录得良好的业绩。如果该股死死地持有不动,很多人应该至今都赚不到钱的。这就是死认巴菲特道理的“价值投资者“,有时候会令人“很受伤”的原因---上上下下的电梯做了很多次,结果账面依然是绿色的。

 

      最终的结论:规则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不正常的市场,需要更灵活的投资思维来应对。也许,在下一期的【新财富课程】中,可以把“融资投资心理和战略策略”也给学员讲一讲,让学员们有机会利用中国金融市场提供的绝佳机会,获得最大的财富效应。

 

      附注:本文所提标的,是本人实际操作心得,不够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另外,上文中所说的【华电国际】,我已经在获利31%后,在3.81元上方成功撤出,只留下成本是负数的十几万股底仓(怎么都爆不了仓啦),其他的都换入某低估的能源电力类股票。这是我的“跨品种套利”锁定利润的思维模式。因为我认为华电的非正常上涨,是因为集团公司想要增发H股人为拉升的结果,未必是正常的估值恢复行情,不排除后期增发成功后可能的下跌。(比如,光大银行增发港股成功后,主力不在护盘,下跌幅度颇深,早期进入者吃亏不少)

      因此,特别提醒想要跟风买进【华电国际】的人,不要以为乱听消息,高位跟风就能成功炒股。我不支持追涨,也不支持杀跌。本文写作的目的,是提供给大家思考的。希望通过我的实证操作,提高各位面对金融市场风险的能力。(而不是提供炒股消息)

 

更多文章,请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2e7p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