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在2013年元月1-5号,我将带领明德女塾的几个学生,来深圳开展教育交流活动。深圳的主办方安排了四场公益讲座(全免费听讲)。女孩们也将向公众汇报她们的学习体验,分别作关于【我的理想---用中医拯救世界】,以及【出国留学的利与弊分析思考】,以及【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卫斯理大学】演讲;孩子们的演讲内容,每人准备的大约30分钟左右。这是今日学堂明德女塾的学生,在今年年初正式组建以后,面对大众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感兴趣的家长们可以联系:深圳自助教育群新群106635653
老群186146023报名参加;联系人是深圳教育局的程学才先生,以及清心一期培训班的学员李艳女士。他们是这次深圳行的组织者和安排者。
附注:原来公布的群一天就报满了,现在申请可以报(新群106635653)可容500人)。
深圳之行演讲题目:【经营人生----学习经济学】。通过合理安排学习的进程,让我们的孩子只需一年的学习投入,就超过普通人十年的学习成效。实现这个高效率学习目标的秘密,就是采用符合最佳“学习经济学”的课程安排模式。
经济的含义:
经:经营,努力谋划最完善的方案来做事 (经纬天下)。
济:如何以有限投入满足最大化的需求!
因此,人生处处需要谋划,处处需要经营。如果缺乏头脑和经营的思想,我们的人生就会很失败和很平庸。学习不是靠“苦学”就会有收获的,而是靠精心安排的学习进程和内容,才能让孩子最终获取丰厚的学习成果,靠积累的非凡学习素质而“笑傲江湖”。
一:对孩子人生规划的经济学思考----您希望孩子成为钻石还是泥土,碎石?
从物质的角度来观察,钻石和小石头,泥土等等没啥区别。在动物的眼里,它们也没什么区别,还没有一块小小的水果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但是在人类社会中,钻石和泥土的价值天差地远。
是什么导致泥土和钻石差别巨大的“命运”?并不是他们的功能问题。实际上,泥土可能比钻石更有用,比如可以生长宝贵的植物。用经济学理论,就可以轻松解释为什么钻石更值钱----因为钻石是稀缺的资源。假如地球上的钻石比泥土更多,显然将来的人们能够拥有一小撮泥土也会觉得很了不起。
每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心中,都比钻石更可贵。但是如何才能让社会也承认您孩子的价值?如何才能够让他人也认为您的孩子是钻石?怎样才能避免我们的孩子成为随处可取的,像是泥土一样辛苦而平庸,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家长们就必须懂得“学习经济学”;家长们只有通过您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投入和经营,才能够让孩子成为真正的钻石。假如家长放弃了思考和行动,您的孩子成为泥土是很正常的。
二:为什么说中国的家长都在把孩子培养成为“泥土”?
从稀缺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现在大多数家长,由于不懂学习经济学,导致投入方向的错误选择,造成孩子无法成为钻石而是成为最普通的“泥土”!
三:金钱投资上的“学习经济学”案例示范和分析
---某家长的两百万元教育投入为何扔到了水里?
四:什么是学习经济学?
本质上,这不是一个计算金钱投入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让学习的效益最大化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让孩子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果。这是一门复合学科,要懂得学习经济学,就必须懂得心理学,教育学,大脑和身体的发育发展科学,神经科学等等。当然,经济学也是必须懂,甚至必须比较精通的。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不自主地关心【学习经济学】的问题。比如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就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学习经济学问题出”。本质上是说: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教育投入,这么多的学生和老师积极参与,几十年的努力。从概率上来说早就该出多少诺贝尔奖了,但是却连优秀一点的人才都没有培养出来?为什么中国的学习投入回报如此不堪?其实,这就说明中国的教育课程设置和安排一定违背了学习经济学。我们不是没钱,不是没人,更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努力!而是我们走错了路!错误的课程设置,就是一条“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率学习之路。
下面一些问题,也是【学习经济学】的问题。您知道答案吗?
一: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往往“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二:为什么美国中学生学的数理化知识深度远远不如中国学生,却拥有世界最杰出的大学?获得了全世界最多的诺贝尔奖?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
三:为什么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更努力,更用功,却在任何学术领域里面(数理化,经济,政治,哲学,文化,艺术等等)都只能“跟在美国人屁股后面跑”?不得不为“全世界打工”?
四:为什么中国的很多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博士毕业生,无论写文章,讨论学术问题等还拼不过今日学堂13岁的学生?奥秘何在?
五:怎样才能用一年时间,就学完体制教育9年的课程?而且获得明显领先同龄人的成绩(比如年级第一名)?中国体制学校12年的课程真的可以在一两年之内就学完吗?
六:只需每天三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真的可以实现【十岁达到大学英语水平】吗?课程设置的秘密是什么?
七:如何根据不同年龄的心智发展来合理安排孩子的教育内容,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八:为什么日本人的英语普遍很不好,但是日本吸收和消化西方国家的最新文化和科技知识却最快,最有效?
九:数学和其他学科等应该如何学,才能够达到“最佳学习经济模式”?提前学奥数好吗?
十:美国的家长怎样说服自己的孩子,应该如何考虑和选择未来的专业和职业,才能击败竞争对手的?为什么这种选择模式,是非常符合“学习经济学”理论的?
中国的教育界,鲜有人会考虑“学习经济学问题”。因为在中国,基本上搞教育的人都不懂经济学,而懂经济学的人不懂,也不愿意来搞教育(对于精通商业的人来说,明显是赔本的生意)。因此,这样一个很重要的“跨学科教育研究项目”,在中国就没有得以实施。这是国家的大不幸。因为不懂得最佳学习经济模式,会对我国本来就比较缺乏的教育资源造成极大的投入浪费。同时,我们国家的孩子,必然会花费最大的学习投入,却得到最小的学习回报。导致我们的孩子只能为世界打工!
当然,这也是家庭的不幸:无论家长投入多少学费,选择多高级的名校。只要这个学校是按照高投入低产出的“学习经济学模式”来安排课程的,您孩子的学习潜能不仅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反而会被严重的压抑。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家庭,必须懂得学习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目前,在学习经济学领域安排的最好的国家,一个是美国,另外一个就是日本。他们的中小学课程设计模式,充分考虑了“学习经济学的效益最大化模式”,因此取得了骄人的国民教育效果。我的【学习经济学
最佳学习效益】公益演讲,将在深圳开始。
内容就是用经济模式理论来回答“钱学森之问”,以及上面的十大问题,并分析美国和日本的教育模式,为何更符合“学习经济学”原理的。并为中国的父母和孩子提供分享一套我探索了十年教育,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最佳学习经济投入回报教育模式探索】,欢迎各位有兴趣的家长以及教育界同仁光临指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