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提问:
http://ww2/large/4f7b7cdajw1ezlgn3hfzmj208c05jglq.jpg
对于这个问题,我先把情商和智商问题抛开,情商是性格的行为表现( 很多懒而软弱的人喜欢用情商低来装饰自己),智商是知识的行为表现,前者顽固,后者世故,都不足道。我认为除了情商、智商,每个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商”——德商。
1、入乡随俗,有保留
个体加入组织,入乡随俗是必须的,无论是作为高管辅佐老板,还是作为助理辅佐经理,先适应原有文化,理解它的成因、基因和动因,掌握其逻辑和规律,就容易接受、包容和运用。有保留的意思是,不要忘了初心,不要忽略自己的DNA。最完美的组织融合是君子和而不同,大道相同,各显神通,这才美妙!
2、公私分明,无保留
公私分明的公,说的是公开场合,要在言行上充分尊重主辅之别、上下之序,不是要奴颜卑膝,而是讲究管理文化要求下的伦理(逻辑和礼貌)。公私分明的私,指的是非公开场合、非正式场合,可要充分利用,因为好的组织里,上下级和平级之间,一般都能培育很好的感情,每个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朋友可能就是来自组织之中。那么,充分利用“私情”去平衡公开正式场合的“纵容”,是一种经过无数实践检验屡试不爽的方法(只是过来人才有体会)。无保留,说的是公的方面尽敬业的本分,私的层面尽忠义的本分。
3、水滴石穿,有毅力
组织文化、管理风格的形成,是每个组织成员的言行点滴汇聚而成,探索、实践和坚持某种适合的相处之道,用恒心毅力去塑造它,可能就是为了的文化提升的机会。蓦然回首,领导与你可能都会刹那感恩。
4、以史为鉴,采众长
中华民族历代帝国最不缺的就是组织智慧,这方面可以说独步全球。姜子牙、管仲、乐毅、张仪、萧何、范蠡 、陈平、张良、刘伯温、诸葛亮……都有很多处理领导协同问题的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5、以家为照,平常心
回头看看自己的家庭,我们与父母长辈相处,儿女与我们相处,到处充满了理解和包容,鼓舞和挑战,家庭如斯,事业如斯,平常心对待,问题从来不是阻碍,而是更进一步的机遇。
作者:周同
前一篇:年轻人,你太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