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同:伴君伴虎,如何与不同管理风格的老板相处?

(2016-01-02 21:26:16)
标签:

杂谈

提问:
      在职场中,上下级之间虽早已没了君臣之礼,但那条无形的鸿沟还是时时提醒你上下有别。有人的做法是:“纵容”上司,上司说什么就是什么,吩咐干什么就干什么。下属只要作好本职工作,尽力配合上司,尽可能减少工作上的失误,就算是尽了本分。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http://ww2/large/4f7b7cdajw1ezlgn3hfzmj208c05jglq.jpg      对于这个问题,我先把情商和智商问题抛开,情商是性格的行为表现(很多懒而软弱的人喜欢用情商低来装饰自己),智商是知识的行为表现,前者顽固,后者世故,都不足道。我认为除了情商、智商,每个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商”——德商。 

      德商的职场物化结果是:基于社会文化或企业文化的个人文化意识体系。

      企业文化或组织文化,衍生出各种管理亚文化,(集团公司群系的)每个分公司、事业部或职能部门可能都存在某种亚文化,这种亚文化主要来自领导者本身。

      是否纵容上司这个问题,提问的修辞比较偏激,更平和的说法是:如何与不同管理文化(风格)的领导处理异议。

      从文化管理角度,我分享几条方法论:

1、入乡随俗,有保留
个体加入组织,入乡随俗是必须的,无论是作为高管辅佐老板,还是作为助理辅佐经理,先适应原有文化,理解它的成因、基因和动因,掌握其逻辑和规律,就容易接受、包容和运用。有保留的意思是,不要忘了初心,不要忽略自己的DNA。最完美的组织融合是君子和而不同,大道相同,各显神通,这才美妙!

2、公私分明,无保留
公私分明的公,说的是公开场合,要在言行上充分尊重主辅之别、上下之序,不是要奴颜卑膝,而是讲究管理文化要求下的伦理(逻辑和礼貌)。公私分明的私,指的是非公开场合、非正式场合,可要充分利用,因为好的组织里,上下级和平级之间,一般都能培育很好的感情,每个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朋友可能就是来自组织之中。那么,充分利用“私情”去平衡公开正式场合的“纵容”,是一种经过无数实践检验屡试不爽的方法(只是过来人才有体会)。无保留,说的是公的方面尽敬业的本分,私的层面尽忠义的本分。

3、水滴石穿,有毅力
组织文化、管理风格的形成,是每个组织成员的言行点滴汇聚而成,探索、实践和坚持某种适合的相处之道,用恒心毅力去塑造它,可能就是为了的文化提升的机会。蓦然回首,领导与你可能都会刹那感恩。

4、以史为鉴,采众长
中华民族历代帝国最不缺的就是组织智慧,这方面可以说独步全球。姜子牙、管仲、乐毅、张仪、萧何、范蠡 、陈平、张良、刘伯温、诸葛亮……都有很多处理领导协同问题的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5、以家为照,平常心
回头看看自己的家庭,我们与父母长辈相处,儿女与我们相处,到处充满了理解和包容,鼓舞和挑战,家庭如斯,事业如斯,平常心对待,问题从来不是阻碍,而是更进一步的机遇。

      回过头来看问题,之所以会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提问,说明还是困扰着不少的职场人的。但我认为,中国企业发展历史不过激荡三十年,动物凶猛,野蛮生长,业务发育快于组织发育是普遍现状,知识发育快于智慧发育是每个人的现状。

      对于个人而言,修炼自己的职场文化修养,这个修养的底蕴够了,上面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智慧的重视提到一个高度上,比如把企业文化管理真的当做管理智慧来对待,将是未来三十年企业群又一轮竞争的智慧竞争力的核心。

      故,发育企业智慧,就是发育成员智慧,智慧茂盛,组织强壮,问题即成机遇,上下级之间的日常点滴,都可以成为改进与提升工作的机会。

作者:周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