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身之道

(2019-04-17 08:22:53)
分类: 故纸撷珍
居身之道

居身之道

明·张瀚

 

原文:

 

余始释褐,观政都台时台长仪封王公廷相,道艺纯备,为时名臣。每对其乡诸进士曰:“初入仕途,宜审交游,若张某,可与为友。”稍稍闻于余。

值移疾请假,公遣御史来视,且曰:“此非诸进士埒。”余感公识别于俦伍中,不可无谢,假满谒公私第。

公延入,坐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衢,一舆人尽蹑新履,自灰厂至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忘。

 

   (选自明·张瀚《松窗梦语》)

 

注释:

 

释褐——古代“褐”是指粗布短衣。最早用葛、兽毛编制,后来通常用大麻、兽毛织就,是古时贫贱的人或地位卑贱的人穿着的衣服。“释褐”是指脱去平民衣服。比喻始任官职。  都台——官署名,即尚书省。唐垂拱元年,武后改称“尚书省”为“都台”。《新唐书·百官志一》“尚书省”注:“龙朔二年,改尚书省曰中台……垂拱元年曰都台。长安三年曰中台。”  仪封——即今河南省仪封县。  王公廷相——即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明朝潞州(今长治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道艺——指学问和技能。  纯备——纯正完备。  进士——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移疾——犹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埒—等同;并立;相比。  俦伍——同类之人;同等之人。  私第——私人住宅。  蹑——穿。  更——便。  无所不至——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翻译:

 

我刚做官时,在尚书省观摩实习。当时尚书台长官是王廷相,他的学问和技能纯正、完备,是当时有名的大臣。他经常对同乡的各位进士说:“刚入仕途,交游应该审慎,若张某人,可以跟他结为好友。”这话渐渐地传到了我耳朵里。

正逢我上书称病,向朝廷请假,王公派遣御史前来探望,并且说:“此人不可以跟一般的进士相提并论。”我感激王公能在同伙中识别我,不可以不感谢一声,假期结束我就到王公的府上去拜谒他。

王公邀请我进门,和我座谈说:“昨天雨后,我乘轿走在大街上,一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从灰厂至长安街,他都拣着地面行走,战战兢兢,惟恐弄脏了鞋子。转弯进入京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沾湿了鞋子,此后就不再顾惜了。安身立命之道,也如此罢了。倘若一失足,将会把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我退了出来,佩服王公的这番话,一辈子也忘不了。

 

点评:

 

剔除开头部分作者的自我吹嘘,单看王廷相和他座谈一事,颇耐人寻味。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要防微杜渐,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大抵官员刚上任时,都还能洁身自好,清廉自律,颇有些雄心壮志。一来心中还有些警醒;二来,权力有限,受益也有限。

但常言说得好:“常在岸边走,哪有不湿鞋?”从最初的一包烟、一瓶酒、一个礼包,久而久之,变成了豪宅香车、千万巨款。一旦鞋湿了,再湿一点也就无所谓了。

佛家将“贪”列为“三毒”(“贪”、“嗔”、“痴”)之首,人所以会沦入苦海,皆因此“三毒”所致。贪欲的威猛处在于:它既如温润细雨,潜移默化、渐生渐长,又如决堤洪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金庸的小说将人性的这个方面刻画得淋漓尽致。虚竹一心向佛,在天山童姥威逼诱骗下,相继破了“荤戒”、“色戒”,心里虽有些愧疚,但竟“颇有所思”,终于还俗过上了凡人的生活。

康敏原是良家少女,失身于段正淳后,便走上了报复之路。既已失身,便不惜与多人私通,争权谋利,害人害己。

 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有了房,还得有套别墅;有辆车,还得有辆跑车;可以住宾馆,还得是五星级的;喝过茅台,还没有尝过“轩尼诗”……

于是欲望就一点点地随着他权势水涨船高。达到一定程度后,也许财物已不用于花费,而被视为一种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居身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鱼和水的故事
后一篇:曾文正大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