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扬杨洒傻情感写手释疑故事垃圾桶博客倾诉情感 |
分类: 情感故事,触动心灵 |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闲暇的时候除了读书便是写作,后来迷上了写博。在开博不到一周年的时候被新浪女性频道收录,有幸成为一名情感写手。
现在想想,当初写诗歌和诗词的时候,没人关注,虽然寂寞,倒也自由,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放飞遐想,从容而平淡。自从写上了情感,得到了流量的蹿升和一大堆的咨询,内心却失去了往日的悠闲与平静。
每天打开博客和邮箱,就会收到红男绿女的陌生来信。她们在爱与痛的边缘徘徊,在情与性的泥潭挣扎。她们把我当成救命稻草,一脸的乞求,死死地抓住不放。我不忍心拒绝,在纷纷扰扰中为她们指点迷津。实际上我也不是什么情感或心理专家,只是多看了一些心理和情感方面的书籍,思想上更加成熟宽容点,心理上更加理性开朗点。其实中国官方只承认心理专家而没有情感专家之说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情感的事“剪不断、理还乱”,只要陷进去,保管昏了头,傻了眼。而轮到旁人头上,旁观者也许能话长理短说一通。要谈情感专家,村委会的大妈级妇女主任最有资格“荣膺”,她们做起妇女工作来有板有眼,讲道理、举事例,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软硬兼施,效果甚佳。
为了维护我受欢迎的假象,我尽量迎合她们,倾听她们的心声,帮她们分析婆婆妈妈的烦心事,腻腻歪歪的情感事。每次我尽量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忧愁着她们的忧愁,快乐着她们快乐。如果事情有借鉴意义,我会以情感释疑博文的形式诠释,供其他人以参考;或以情感故事博文的形式讲述,给其他人以警示。当然许多情感是病态的,不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内的,文以载道,那是不可能在博客中出现的,不能误导读者,我只有私下苦口婆心地劝说。情感上也要宣传真善美!
咨询的人称我为老师,我就活在这虚拟的快感中。飘飘然、不着边际。
别人的情感有不满,我的情感也有不甘啊,我向谁倾诉呢?身边也没有像这样能帮助的人。相反地,即使在烦恼的时候,别人恰好来咨询求助,我立即换副面孔,装作“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样子,和颜悦色地去帮别人。有的人情感纠葛让我抓狂、叫我崩溃。但我的心思还要隐藏起来,先解决别人的烦恼,然后我再到一旁自个儿烦恼,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渐渐地,我觉得自己成了“情感垃圾桶”,只能一股脑地接受别人的形形式式的情感,无论在我头脑中发酵,还是在我心中膨胀,甚至来不及排泄。而别人一旦用完就被扔我在一边。
现实中,我的女性朋友也不少,她们有苦恼还是找我倾诉,上演着网络上一样的故事。我试着去追寻我身边的爱情,但是也许是我的身份特殊,身边的女孩子大都愿意跟我交心,我却赢不了她们的芳心。最多也只能算“红颜知己”,多年来几乎没有女孩子对我动过真心。
我曾自诩“一颗厚道的心、一张浪漫的脸、一份敏感的情”,和女同事、女同学、女性朋友待的时间长了,她们也说我有才情、很幽默、善良和细心。可仅仅是这样,没人要成为我的女朋友。我只是情感释疑的高手,情感相处的白痴;我仅是话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写过泡妞几大绝技,连读者都觉得受益匪浅,屡试不爽。而我,了然于胸,却做不出来。是矜持?还是不屑?“高贵”的头颅不低下,爱情总是擦肩而过。
难道所谓的文人只适合做情人而不适合做老公?难道医生只能医别人而不能医自己?还是难道她们担忧我的聪睿像X光一样具有穿透性,其心思被我洞察而无处闪躲?
几年来,我一直争取爱情,却屡战屡败。是我不够“放肆”,错失了良机?还是我不够“下流”,“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剩男”是我的标签,善解人意成了我的“累赘”,期待变成了“雾里看花”
。没有结果、喜悦,只有焦虑、迷茫。
无论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对我均不生效。“情感垃圾桶”弃在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无奈地哭泣、绝望地惆怅。
我没有用友情换来了爱情,女人们却用友情拒绝着爱情!我这个“情感垃圾桶”什么时候能“清理”、“更新”、“升级”呢?我不停地想,不止地问……
部分被推荐的情感文章
情感释疑:
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