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不敌圣诞老人和情人使孝德蒙羞

(2009-05-08 07:01:57)
标签:

扬杨洒傻

母亲节

冷遇

舶来品

情人节

情感表达

杂谈

分类: 时事杂谈,嬉笑怒骂

                     母亲不敌圣诞老人和情人使孝德蒙羞

又是一年母亲节,节味很淡亲情缺!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这首《懂你》歌唱出为儿女的心声。词作者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母亲的付出,但对儿女当仁不让的回报却只字未提。这和天下儿女的心理是一样的:心安理得地享受母亲的温暖。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是母亲,最伟大的力量是母爱,最深情的呼唤是“妈妈”。而中华民族具有悠久而深厚的孝亲传统,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很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孟子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一位。“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传颂了两千多年。可遗憾的是至今中国没有自己的母亲节,而过着美国的母亲节。且母亲节里“静悄悄”、波澜不惊。世上只有妈妈好,为啥节日不热闹?但同样作为“舶来品”的洋节一个比一个火爆:愚人节——“戏弄”你没商量、圣诞节——彻夜狂欢不归家、情人节——爱情玫瑰火辣辣地开。即使相对于“土特产”——春节(拜大年)、中秋节(家团圆)、端午节(泪涟涟),其光彩眩目、全民参与程度也超母亲节许多。那么给予我们光荣与骄傲的母亲为什么敌不过愚人、圣诞老人和情人呢?为什么母亲节遭冷遇呢?笔者分析原因有五:

一.文化基础薄弱——缺少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民族精神底蕴。没有文化内涵支撑的节日,大家找不到情感的诉求点,会渐行渐远。

二.人心变得浮躁——市场经济下,亲情遭遇金钱的考验。生活的压力、物质的诱惑让亲情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三.情感表达盲区——中国人传统的思想和内敛含蓄的性格。国人重爱人、轻母(父)亲,亲小孩、远母(父)亲。认为只要让她们吃饱喝足就行,而忽视了精神的安慰。

四.舆论导向匮乏——商家和媒体的厚此薄彼、缺乏关注。商家找不到利润增长点,逐渐失去兴趣;政府也没有强制性的放假和福利措施;媒体的声音也很微弱,即使有,也感觉“一个人在战斗”。

五.日期不易记忆——五月第二个星期天,没有固定日。粗心的人容易忘记。

“百善孝为先”。在这即将到来的母亲节里,我们向母亲发自肺腑地道一声:母亲,您辛苦了,节日快乐!有条件的可以带母亲体检或旅游,送个礼物或鲜花;没条件的帮母亲做顿饭、洗个碗,陪母亲唠唠嗑、拉拉家常、看个电视;也许一个拥抱就能让心底感恩的莲花悄然绽放。当然,在节日里表示孝心只是个很好的机会和“堂皇的借口”,其实,孝心表达应融化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融入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中,沉淀并流淌在浓浓血液中。常回家看看,多给母亲心灵上的慰藉。不要再让“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上演。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后用冰心《纸船》里一段话做为本文的结束语“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博主推荐相关文章:

过年怎样送礼才做到讨好又讨巧

中国美女的典范为什么都来自扬州

“汉字表”里有多少姓你会读错

凭啥说娶个有钱老婆就是吃软饭

《不差钱》场景为什么设在苏格兰餐厅

“华南虎”事件印证了“伪虎作猖”

 

 

 谨以此文向天下母亲致敬,祝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上篇博文坐沙发者乃“小武”,评论最精彩者乃“张继伟”,在此表示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