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案例】咨询师帮助这个15岁休学男孩重返学校

标签:
爱的教育育儿家长问答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亲子案例】咨询师帮助这个15岁休学男孩重返学校

走出懵懂迷失的雾霾
小瑞今年15岁了,人高马大的小伙子,按理正是读初三准备考高中的年龄,却早在一年多前就休学在家。
小学时小瑞的学习成绩算不错,进入的初中也不差,妈妈满心欢喜地为儿子准备上高中考大学的费用,甚至还打算让他出国留学。
谁知这孩子上初中后就迷上了网络游戏,初二时因为与同学打架被老师勒令当众读检讨,事后就再也不肯去学校上课,每天躲在自己房间玩网络游戏。
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年多,妈妈非常担心,却对儿子毫无办法。
见到小瑞是在一个春天的下午,发现这个妈妈描述中沉溺网络游戏一年多的 孩子虽然不太爱说话,却并不拒绝咨询师的帮助。
这个孩子外表冷漠,其实内心敏感而渴望温暖,只是心理发展明显滞后,十五岁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却还是个六、七岁的小童孩,贪玩、依赖,不懂人情世故,且严重缺乏责任心。
在他心里根本没有关于自己前途的概念,懵懵懂懂的,只想着如何在游戏世界里建功立业。他一再强调自己没有心理问题,说有问题的是他的妈妈。
评估他的日常生活,基本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他在打游戏之余,也仍然出去与以往的同学朋友交往,甚至在假期相约出去旅游,而且也会自学初中的课程,自己做作业与同学对答案之类的,看起来小瑞的行为表现并不符合“网瘾”的诊断标准。
问他为什么不去上学,他只是回答没有什么意思,虽然拒绝去学校上课,却并不拒绝学习,也同意接受补课老师上门。
显然,小瑞休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迷上了网络游戏,而是由于在学校人际关系受到挫折,不愿面对的逃避行为,根本上还是因为他心理幼稚,抗挫能力弱,缺乏责任心所致。
再进一步的咨询发现,小瑞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他妈妈身上。
这位妈妈由于自己小时候有过被父母送人、饱尝寄人篱下痛苦的经历,所以做了妈妈后,生活方面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甚至现在还经常给十五岁的儿子喂饭;人际交往方面过度呵护儿子,遇事总是护在前面,生怕儿子受到伤害。
结果造成小瑞生活自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严重不足,心理发育滞后,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除了帮助小瑞成长,还得先让小瑞妈妈获得成长。
好在小瑞妈妈在明白问题所在后,非常努力地在咨询师指导下改变自己,坚持参加家长培训学习,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并且认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与儿子的沟通中,亲子关系有了很大改善。
在妈妈与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下,小瑞半年后终于又回到了学校。
——刊登于《新民晚报》“爱的教育”专栏
作者
著有亲子心理教育专著《其实你不懂孩子的心》(上海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