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亦君亦言】武亦姝的淡定背后,是家长的强大

(2017-02-14 14:14:58)
标签:

育儿

爱的教育

分类: 亦君亦言

【亦君亦言】武亦姝的淡定背后,是家长的强大

 

【亦君亦言】武亦姝的淡定背后,是家长的强大

最近一段日子,那个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的复旦附中女生不断被刷屏。人们在佩服这个16岁女孩丰富的古诗词学识的同时,更惊讶于比赛现场中她表现出的超出年纪的从容淡定。

 

有专家评论,如果单论古诗词方面的学识,现场其他两位赛手的实力其实不输于武亦姝,赛场中的比赛,赢家常常最后是赢在心态。

 

若要论武亦姝的谈定从何而来,看下夺冠后她家长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了。

 

现如今,无数家长希望自己子女出名,还有些家长借着儿女的成功,到处宣传兜售自己的育儿宝典;而武亦姝却在盛名之时,被家长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面对整个社会对于夺冠女孩强烈的好奇心,武亦姝家长以希望女儿做普通人为理由,拒绝了所有的媒体采访。甚至媒体对于学校的采访,也几乎没有个人信息,有的只是学校对于学生整体的古诗词教育。

 

一场可能改变女孩以后人生发展轨迹的舆论风暴,在家长的淡定理智和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之下,波澜不惊。

 

再看下那个可怜的罗小朋友,相信罗爸爸即使有点贪欲,本意也应该不会是慈善欺诈,更不愿意因此伤害到自己年幼重病的女儿。但就是因为一念之差,让自己整个家庭都陷入了舆论风波。真心希望小朋友的在天之灵可以原谅,希望这颗幼小心灵能够因为不上网而未受到成人世界的伤害。

 

在十几年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接触到很多家长和孩子,深切地感受到家长本身的素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现实社会中,因特殊事件而成为舆论焦点的孩子只是个例,在大多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面对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挫折与选择,这时,家长是否有保护孩子的智慧和能力,同样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曾经有个家长带着初二的男孩来咨询,原因是孩子近半年来成绩一落千丈,而且在学校行为不良;中考临近,学校老师劝说家长让孩子转学。家长迫于无奈准备转学,而孩子自己却坚决不愿意转学。

 

其实这个男孩原先学业优秀,因为与新来的班主任闹矛盾,故意捣蛋。他不喜欢新班主任,却喜欢自己的班级和同学;因此,虽然不断与班主任对抗,在班级惹事,放纵自己不好好学习,心里却希望继续留在那个班级里。

 

家长在咨询师鼓励下决定支持孩子的愿望,与学校进行沟通,谢绝了老师提出的让孩子转学的要求;同时,男孩也在咨询师帮助下,逐渐把他与班主任对抗的能量用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上来;学会接纳他不喜欢的老师,和平相处,不再故意对抗。

 

中考结束后,男孩家长专门跑来报喜,说孩子如愿考入了市重点,精神状态也非常好,整个人成熟了很多。

 

家长非常庆幸没有听从学校老师而选择硬逼孩子转学;想当初,为让孩子留下来,家长可是承受了自身的选择焦虑以及很多学校方面压力的。

 

而另外那位初二的女孩则没有那么幸运。

 

女孩在小学时是成绩出众的班长,因为搬家进了一所不理想的初中。她在那里与同学格格不入被同学欺负,终于有一天忍不住与同学打了架。

 

一向对女孩有偏见的老师打电话给家长,说要给女孩记过处分,询问家长意见;糊涂的妈妈竟然相信要给女儿个教训,一口答应了。结果被处分后的女孩从此自暴自弃,最后进了公读学校。

 

女孩非常仇恨自己的妈妈,说自己变成这样都是妈妈害的。

 

妈妈为女儿的巨大变化后悔不已,说没有想到这个记过处分会害了女儿一生。而这个处分,因为女儿是未成年人,学校需要征求家长的意见,原本妈妈是有权保护自己孩子的。

 

家长应该保护时未保护可能伤害孩子;但家长如果过度维权保护,也同样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有家幼儿园发生了男孩子在班里扒女孩子裤子的事件。对于只有三岁的孩子来说,这原本只是小孩子的好奇调皮。

 

三岁正是孩子性意识第一次觉醒期,男孩女孩都有探究对方性器官的欲望。孩子行为不当,说明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性启蒙教育,孩子的行为不能与成年人的性侵犯相提并论。

 

但女孩的家长不依不饶,认为自己孩子受到了侵犯,对幼儿园老师和男孩家长提出了很多要求。如此一来,原本只是发生在幼儿园小朋友间的一件小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原先活泼开朗的女孩经过这件事变得胆怯、畏缩,见到所有男孩都害怕。

 

不知道那个女孩何时能从这个事件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但愿别给她带来一辈子的伤害。

 

保护孩子是家长的责任,如何保护则需要从孩子的立场出发,而不是家长的面子或情绪。这里面的学问,还望各位家长好好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