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案例】小孩子喜欢打人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2015-09-10 08:40:29)
标签:

亲子案例

亦君工作室

育儿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亲子案例】小孩子喜欢打人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亲子案例】小孩子喜欢打人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大卫喜欢打人

 

大卫读小学一年级,是个令老师头疼、同学讨厌、家长烦恼的孩子。

 

其实大卫长得挺漂亮的,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还有圆圆的脑袋,一副聪明可爱的 模样,应该是人见人爱的呀。

 

可惜大卫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喜欢打人,而且下起手来没轻没重的,谁也接受不了他的行为。

 

大卫出生在上海,一岁多跟父母去了国外,三岁后又被工作紧张的父母送回国内,交给爷爷奶奶抚养。要是有人问起大卫的爸爸妈妈,大卫就会动手打人,谁也不清楚大卫究竟还是否记得自己的父母。

 

爷爷奶奶非常宠爱这个小孙子,对孙子的要求百依百顺。

 

大卫上幼儿园时,园长是奶奶的老同学,对大卫特别照顾,所以大卫表现还算可以。

 

自从进了小学,大卫的脾气就越来越暴躁,打人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时一天会打好几个同学,弄得同学家长纷纷向学校提意见,学校也觉得无法处理,就婉转劝大卫的奶奶让大卫转学,可是大卫到了新学校,不仅打人的坏习惯没改,还更加变本加厉了,眼看新学校也容不下大卫了,爷爷奶奶只好向咨询师求助。

 

咨询师发现,大卫是个敏感的孩子,他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反应很快,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在行为表现上,大卫明显的安全感缺乏,对外界的人和事物采取过分防御的行为。由于缺乏安全感,大卫内心是恐惧和自卑的,他对别人缺乏信任,害怕自己被别人伤害,所以总是以主动攻击别人(打人)来保护自己。

 

另外,大卫的语言能力不足,由于三岁前生活在国外,三岁后才回到汉语生活环境,他的汉语说话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

 

语言能力不足造成大卫与人的沟通障碍,沟通不畅更加剧了大卫的不安全感和沮丧、愤怒的情绪,不知道如何排解的他,就选择了以打人来发泄情绪,吓退别人,保护自己。

 

小小年纪的大卫就经历了与父母分离,抚养人改变的痛苦,再加上从国外到国内,从受到关注的幼儿园到陌生的小学的生活环境变异,年幼的他没有能力适应这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就发展出“打人”这一不良行为来引起家长关注,寻求帮助。

 

由于大卫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都不足,咨询师采用了游戏治疗的方式,通过绘画、做玩具游戏等,帮助大卫重新建立安全感,同时通过对话、讲故事,训练提高大卫的语言表现能力,教会他与人沟通、交往的技巧和规则。

 

渐渐地,大卫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当他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后,不良行为也消失了。

 

对大卫的父母来说,这也是一个警醒,既然生了孩子,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父母都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刊登于《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作者  吴亦君  资深媒体人,《新民晚报》“爱的教育”专栏作者,上海乐事社工事务所副理事长,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理事,华东理工大学MBA职业导师,社工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