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教子有方】录音摘要︳外来务工人员:我的子女该怎么教育?

标签:
990教子有方亦君工作室 |
【990教子有方】录音摘要︳外来务工人员:我的子女该怎么教育?
2014年7月30日,家庭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上海乐事社工师事务所副理事长、亲子心理教育专著《其实你不懂孩子的心》作者——亦君老师,做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教子有方”节目,与主持人金亚、编辑吴艳一起,与家长共同探讨“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这一话题。
以下是小编根据节目录音记录的亦君老师部分观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教育?
开题(来电):
在上海务工的爸爸来电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问题:孩子成绩差、喜欢边做作业边玩手机;做事丢三落四、与同学和爸爸打架、和老师及父母顶嘴;没有感恩的意愿;疑似拿家里的钱;
父母问题:父亲忙于工作,日常和孩子接触少,父母当面讨论孩子功课,经常互相抬杠;
网友留言:
1、父母对孩子关爱不够,沟通的技巧不够;
2、叛逆难改,现在孩子17岁难管,为什么不早些管?
专家分析:
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
1、孩子6岁前曾是农村留守儿童,来城市学习会有不适应;
2、城市生长环境和行为生活习惯有很大不同;
3、内心可能有自卑;
4、学校环境也可能有歧视;
5、父母经济压力大,对孩子关爱少;
专家支招:
家长该如何挽救?
1、六岁之前是亲子之间情感关系的关键时刻,已经错失良机,但父母不应放弃还是要努力挽回情感关系;
2、孩子处在青春期(10-23岁)本就反叛,实践证明,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及时的关爱,此时孩子的情感丰富,但自律比较差,情绪比较难控制;
3、家长要从权威关系转向平等关系;
4、家长和孩子保持一定距离,给予一定放权让他自由发展;
5、家长对孩子的沟通语言需要注意,不能用教育的语气,同时对孩子情绪化的语言不要太在意;找到共同话题来沟通,即便孩子愿意说,家长也多听少说;
6、对孩子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如可把社会事件放在家里讨论,潜移默化,而不直接指责;
7、对孩子比自己强的地方,要勇于承认自己不如孩子,虚心向孩子请教;
8、对孩子拿父母的钱,不要仓促定性(小偷),以免引起冲突,如果确实拿了,要探究原因,满足孩子正当的需求,要相信孩子是有是非观念的(如被冤枉的儿子的案例);
网友案例:
女儿15岁不愿意和母亲说话,母亲失落。
专家点评:
1、家长过于强势的家庭,孩子如果个性弱,容易失去独立,如30岁的开口闭口妈妈的男生;而孩子如果个性强,容易逆反,做事很极端,就是为了反抗父母的管制;
2、家长要尊重孩子独立意识,培养他们独立的能力。孩子长大,父母要给孩子空间;
家长提问:
青春期父母角色谁重要?
专家解答:
1、父亲的角色很重要,爸爸给家庭带来安全感,妈妈需要扶持爸爸,树立良好爸爸的形象,
2、父亲对男孩,是一个男人的榜样;对于女孩是家的依靠,对女孩未来成家有一个示范。
专家建议: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家长不要太强势,要学会示弱。如脱鞋的孩子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