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
老师,您好!我儿子去年刚进入一个重点中学,在预备班读书,虽然儿子原来就读的小学是重点学校,成绩也名列前茅,但进入中学后,感到学习非常累,功课常常要做到很晚,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也是班级中等,我们家长非常焦急,请问老师有什么方法?
亦君工作室答:
这一阶段除了老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外,我们家长更要帮助孩子适应学习生活的新变化。家长要具体地指导,给孩子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预习
即在老师讲授新课文之前把要学的内容独立地自学一遍,预习对于提高听课效率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决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过程。
预习不是简单地把课本内容看一遍,它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思索出疑惑,发现问题并形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并把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理解相对照、权衡优劣,就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练习
练习就是针对具体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以培养综合灵活运用知识有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平时做完题之后,要及时地归纳、总结、分析,回顾习题的求解途径、思路、涉及的知识点及应用的方法,自己所采取的是不是最佳方法,有无创新之处;并把类似相关联的题型加以对比分析,争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练习当中, “做”是次要的,而“思”是主要的。出错的地方也正是学习中最薄弱的地方,把这些地方弄懂弄通,避免在同一地方摔倒二次,这比把十道习题演算正确收效也许更大一些。
三、合理利用时间,科学用脑
首先,要要按生物钟的运行规律,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其次,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防止大脑疲劳过度。
再次,还要注意注意文理科的学习交叉进行。
四、积极参加讨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没有一个人在学习上全知全能,也没有一个在学习上是一无是处,讨论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是必要的。
五、要激发兴趣
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去学习。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孩子有着无限的乐趣,并且会去了解他所感兴趣东西的历史、原理等,从而不间断地区学习。
六、利用利用好参考书和期刊杂志
参考书是对课本的补充,对学习成绩也能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它能拓展视野,加深对知识的分析力度,有时能达到与上课听讲殊途同归之效果。
七、注意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每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抽出一些时间对所学的知识按学科、按单元进行整理与归纳,把它们进行联系与沟通,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经过这样一番工作之后,形成的知识网络结构是少而精的,具有信息量少、重点突出、关系清楚的特点。理解起来很容易,记忆起来也很方便,使用起来更是如在眼前,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