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恐惧儿胆小
(2012-01-18 16:30:55)
标签:
胆小儿妈妈造育儿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爱的教育
妈妈恐惧儿胆小
刊登于 2011年12月7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金是一位5岁男孩的妈妈,最近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与丈夫发生了矛盾,心里非常烦恼。事情的起因是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家长,孩子在幼儿园非常但小,很多游戏活动都不愿意参加,也很少主动与其他小朋友玩,这样下去恐怕会适应不了以后的学校生活,适应不了社会。
其实,儿子在家的表现也很胆小,比如不敢独自去卫生间,不敢独自睡觉,甚至走楼梯也要拉着大人的手才敢走,要是在路上遇见陌生人,更是直接躲到大人身后,连招呼也不肯打。孩子的爸爸工作比较忙,平时孩子主要由妈妈带着。爸爸本来就觉得妈妈太宝贝儿子,照顾得太多,儿子缺乏男孩该有的勇敢,这次听幼儿园老师这么说,更是对妈妈的教育方式不满,直接就当着老师的面说,都是妈妈害的。弄得金非常委屈,回家就与丈夫大吵了一顿。
在咨询中发现,那个5岁的男孩内心有着很深的恐惧。只要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他就时刻有着不安全感,总是担心有坏人会把自己从爸爸妈妈身边抢走,或者害怕黑暗和陌生的环境中会出现什么可怕的怪兽。而男孩恐惧的起因,却是他妈妈的吓唬。金承认自己经常警告孩子要提防坏人,也故意让孩子看一些电视里播出的恐怖画面,因为她希望孩子胆小些,谨慎些,这样更安全。
从心理学角度看,金对孩子安全的特别关注,反映出她自身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金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曾经发生过一位同学被父亲的仇人绑架的事件,虽然那位同学最后被警察成功解救,但当时学校弥漫的恐惧气氛使她至今记忆犹深。结婚后,金怀上的第一个孩子在四个月大时,莫名其妙地腹死胎中。儿子出生后,金就时刻为孩子健康和安全担心,孩子小时候只要一生病,金就会担心得整夜不睡,还止不住眼泪汪汪。孩子长大些了,要离开自己去上幼儿园,金内心的不安全感更甚,她把自己的恐惧通过她的言行投射在儿子身上,结果在儿子身上也埋下了恐惧、不安全的种子,使孩子表现得过分胆小,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看来孩子问题的关键在妈妈身上,要让孩子变得勇敢、自信,妈妈先要解决掉自己的不安全感。于是,我们把咨询重点放在帮助妈妈身上,爸爸也加入进来,给妻子更多的安慰和鼓励。随着金内心安全感的增加,她逐渐减少了对儿子的过度担心和保护行为,放手给儿子自由和鼓励。爸爸也更多地加入孩子教育中,给孩子做勇敢的榜样,鼓励儿子更像个男孩的行为。儿子的行为也开始有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