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弃心灵的拐杖
(2011-04-18 11:59:14)
标签:
妈妈要学会独立育儿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爱的教育
丢弃心灵的拐杖
刊登于 2011年3月9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琴是一位高中生的母亲,为女儿的问题多次跑来咨询。次数多了以后,工作室老师每次接到琴的电话,总是戏言:“又有急诊啦!”因为来工作室做咨询是需要预约的,咨询师也各有自己的工作安排,所以一般需要提前一周以上。可是,琴则不然,每每都是急急打电话来,最好咨询师当天就出个“急诊”。当然,因为熟悉琴的情况,能安排的还是尽量满足她。
说起来琴的女儿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心理问题,只是这个处于青春期的小姑娘因为从小被父母宠坏了,特别的逆反,经常会有些令父母震惊的出格行为,比如与老师吵架啦,不肯去上学啦,偷着抽烟啦,交男朋友啦,或者威胁说要离家出走啦,等等。每次女儿出现行为反常,琴都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应对。她从小宠爱女儿,对女儿的要求都尽量满足,只要女儿高兴就行。可是现在女儿大了,她已经无法做到女儿要什么都能满足她,每当女儿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以各种不良行为来气她,她已经完全被女儿操控了。她非常为女儿的行为担心,也觉得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却不知如何改变,于是就来工作室求助。
每次咨询过后,她都觉得焦虑的情绪减轻了许多,应对女儿的不良行为也有了信心,回家后按照咨询师的指点去做,也确实觉得非常有效。经过一次次的咨询,她改变了很多与女儿沟通的方式,也看到女儿行为的不断改善。问题是女儿在一天天长大,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是不断出现,每当出现新的情况,琴就会变得又六神无主啦,于是,每次都要急急地寻找她所信任的咨询师帮助。
从心理咨询专业的角度来看,琴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对咨询师的过度依赖。因为咨询师的帮助,琴和女儿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她获得了成长。同时也因为这种帮助的有效性,让她把咨询师当成了自己的心灵拐杖。每次出现问题,她不是自己努力想办法去解决,而是完全依赖于咨询师的帮助。而这样的依赖,对琴自己的心灵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几乎在我们所经历的所有成功的孩子咨询案例中,都可以看到父母的改变和付出的努力。孩子的问题,都与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要帮助孩子的成长,父母自身的成长是必须的。面对琴出现的问题,咨询师安排她去参加父母工作坊的学习,在团体咨询的氛围中,通过学员与辅导老师之间、学员之间的互动学习,获得自身心灵的成长,丢弃不必要的心灵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