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排斥的瑶瑶
(2011-01-11 14:53:19)
标签:
育儿瑶瑶人际交往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爱的教育
被排斥的瑶瑶
刊登于 2010年12月29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瑶瑶上小学两年级啦,学习成绩不错,但妈妈发现她最近老是说在学校不开心。问起原因,瑶瑶也说不清。直到不久前,妈妈在课间去学校给瑶瑶送东西,看到了教室里的那一幕,才明白女儿为何会不开心。那天教室里别的孩子都在一起说笑打闹着玩,唯有瑶瑶独自一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默默地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其他同学。妈妈把东西交给瑶瑶,坐在女儿旁边,小声地鼓励她走过去与同学一起玩,谁知瑶瑶却紧张地一再摇头,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座位。妈妈心有不安,又去找老师了解情况,老师说瑶瑶在班级里确实不太受同学欢喜,同学都说她太闷,而且自私自利,都不愿意跟她玩,老师也没有办法。
在咨询室,我见到的瑶瑶是个拘谨、脸色苍白的女孩,看上去胆怯而又敏感。她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小时候是由奶奶带的。奶奶非常宠爱这个小孙女,总是怕她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所以从来不让她去外面跟邻居小朋友玩。可是,独生子女的寂寞和希望有小伙伴相伴的天性,让瑶瑶经常吵着要出去玩。于是,奶奶让爸爸在家里布置了一间专门的游戏房,里面放了许多好玩的玩具。奶奶亲自去邀请了几个邻居的小朋友来家玩。因为瑶瑶家有好多玩具,其他小朋友愿意来,小朋友的家长也觉得孩子在邻居家里玩更安全,所以也乐意把孩子送过来,这样瑶瑶的家就成了邻居小朋友的游戏场。在这样的环境中游戏,瑶瑶自然也成了其他小朋友羡慕和讨好的对象。再加上有奶奶护着,表现得自私、霸道就是自然的啦。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的社会化一开始就是在小时候与同伴的游戏中形成的。孩子在一起游戏中学会遵守共同的规则,学会克制自己、相互谦让、互相合作,同时也学会如何在受到侵害时保护自己,确立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孩子小时候在游戏中学到的人际交往模式,为将来长大后一生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
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没有让瑶瑶学会如何与小伙伴正常交往,奶奶的庇护让遥遥误以为人际交往的模式就是自私和霸道,而当瑶瑶一旦脱离了家庭的环境,进入学校,这种交往模式就让瑶瑶成了不受小伙伴欢迎的人。而妈妈的责怪和教训,让本来就情感受挫、不知所措的瑶瑶更加深了与同学交往的恐惧,结果使她做出了逃学的行为。
我们一方面用心理学技术帮助瑶瑶克服恐惧,提高自信,另一方面又通过行为训练的方法,提高瑶瑶与同学交往的能力。瑶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