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做小学生
(2010-12-06 16:06:31)
标签:
育儿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爱的教育
我害怕做小学生
刊登于2010年9月8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由于沁工作比较忙,儿子平时一直由奶奶带着。奶奶对小孙子自然是宠爱有加,照顾得无微不至,总是怕孙子碰着摔着,担心孙子被别的孩子欺负;因此,儿子从小就胆小怕生,总是缠着奶奶,家里人都戏称儿子是奶奶的“小尾巴”。
当初为了送儿子去幼儿园,沁是用尽了“哄”、“骗”、“威逼利诱”各种手段,还动用关系,恳求幼儿园老师的特殊照顾,才让儿子逐渐适应了幼儿园。儿子今年要上小学的事,沁年初就跟孩子说过,还带孩子去参观了小学的校舍。本来儿子对上小学也没有特别的反应,可是,这个暑假刚过了一半,儿子却突然对上小学害怕起来,眼看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儿子对上小学的恐惧也越来越严重。
在咨询中发现,问题就出在这个暑假中。孩子本来就胆小,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大,对即将进小学读书会有些担心。暑假中孩子更多时间与奶奶在一起,,奶奶因为觉得小孙子上学后会很辛苦,就在暑假中加倍疼爱孙子,还口口声声说,以后上学了就没有这么舒服啦;这加剧了孩子对上学的抗拒心理。更糟糕的是,邻居家去年上小学的军军,因为暑假贪玩,没有完成假期作业,被他爸爸狠打手心,这一幕被孩子看见了,就更恐惧上学啦。
从心理学上来说,学校恐怖是儿童对学校特定环境异常恐惧并强烈地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5—7岁正是高发年龄。沁的儿子因为从小家长过于溺爱,造成自主能力弱、依赖性强。这样的孩子在进小学时,本来就容易产生与家长的分离焦虑,奶奶在暑假中的行为又无意中让孩子觉得上学是件对己不利的事情,再加上看见邻居孩子因没完成作业被爸爸惩罚;这一切综合起来,引发了沁儿子的学校恐惧。
对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以打骂、恐吓、强制等暴力行为强迫孩子就范,会加剧孩子对学校的恐惧心理,最后可能使孩子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家长以物质奖励等手段哄孩子入学,也让孩子学会以上学为条件要挟家长,误以为学习是家长的事情,养成把自己人生交给别人的习惯,不利于孩子将来的成长。较为理想的做法是,家长接纳孩子的恐惧情绪,在这阶段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带孩子去拜访老师,让孩子熟悉自己将来的学习环境。有条件的话,提前结识一、两位小学同学,帮助孩子建立起同学的友谊。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同时,不要对孩子入学后的学习成绩提过高的要求,让孩子感受到做小学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