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为何变得暴力?
(2010-05-28 10:14:33)
标签:
家庭育儿佳佳暴力父母的爱教育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爱的教育
佳佳为何变得暴力?
刊登于 2010年5月19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说来也奇怪,熟悉佳佳的人都说,这孩子在上初中前还是个谦和有礼貌的好孩子,见邻居会主动打招呼,学习成绩也不错,最近两年怎么会变化如此之大?初次见到佳佳时,我也为这个孩子眼中的敌意所震动。正值少年好时光的佳佳,为何满脸是不满、猜疑的神色,独独缺少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阳光和信任呢?待见到佳佳的妈妈,看见这位妈妈毫不掩饰的对离异丈夫深深的怨恨和抱怨,我一下子明白了佳佳变化的原因。
佳佳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两年前,因为爸爸的移情别恋,佳佳失去了完整的家庭。父母离异对十岁的佳佳来说,本来就是个很大的伤害;更糟糕的是,妈妈从此变成了怨妇。妈妈因为自己的不幸婚姻,整天沉浸在仇恨和抱怨中,并且将自己的儿子当成了倾诉这种哀怨情绪的对象。佳佳在妈妈的眼泪和怨恨中生活,也在妈妈的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暴力。由于妈妈的影响,他仇恨自己的亲身父亲,敌视周围可能伤害自己的人;他以攻击性行为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恐惧和不安全感。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不可选择的,无论父母做得怎样,爱父母并且渴望得到父母的爱是他们的本能。父母离异对父母是种伤害,对年幼的孩子,更是一种严重的心灵伤害。在这样的时刻,尽职的父母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尽量减少因父母分手而对孩子的伤害。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但不是吐苦水或发牢骚,更不要说“你爸爸不要我们啦,妈妈以后就只有靠你啦”之类的话,把自己的重担压在孩子身上,因为孩子实在承受不起。其实,父母分手并没有改变他们与孩子的亲子血渊关系,因为父母仍然爱着孩子,所以,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告诉他不需要偏向如何一方,他仍然可以同时爱爸爸和妈妈;虽然一家人不再生活在一起,他也同样可以得到爸爸妈妈双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