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缓解高考压力?

(2009-04-21 18:47:42)
标签:

高考

杂谈

怎样缓解高考压力?

刊登于2009417日《中学生学习报*高招周刊》

 

亦君工作室老师老师,您好!

    我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什么挫折。现在高三了,儿子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开始起伏不定,自信心也逐渐丧失,只要得了低分,就垂头丧气无心学习。儿子的这种状况,我们做父母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帮助他。亦君工作室老师,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孩子缓解高考压力吗?

 

家长,你好!面临人生中重要的高考,每个学生都会有压力。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进步的内驱力,促进自身主动发展,但如果压力过大,就容易引起神经抑制,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过高的心理压力,已经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产生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求单一和期望值过高是孩子产生焦虑的起始原因。对于高中生而言,升入大学的要求十分迫切,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考试同个人自尊要求和实现自我理想的需求相等同,把考试成绩与个人荣辱、名利地位相提并论。

    然而,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录取名额有限,激烈的竞争和角逐又在所难免。于是,不少孩子对升学考试充满忧虑情绪,个别人甚至害怕参加高考,不敢进入考试角色
  另外,考前模拟测试成绩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有的人分数一低,就急躁不安,情绪随着各科测试成绩高低起伏不定,甚至出现自卑心理。
  二、封闭的环境与不良的刺激是考试焦虑的外部原因。家长、亲朋、老师对高考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成人这种焦急、忧虑的情绪通过各种载体传递给孩子,无形中成为加剧孩子心理负担的催化剂。
  三、能力偏估与知觉障碍是考试焦虑的内部诱因。人的需要、理想目标是以自身能力和自己的客观条件为基础的,而且这种需求强度与自我评价成正比。
  四、长期疲劳与负荷超载是考试焦虑的生理基础。

鉴于以上分析,我建议:

第一,引导调整期望。一方面,要确保期望内容和方向的合理性,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和发展观;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的,人才的评价标准和造途径也是多维度的。另一方面,期望的必须适度,让孩子树立可望也可即的期望目标,努力减轻外来压力。

二,重过程,轻结果,帮助孩子分散、减少压力 因为如果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话,当结果不理想时,就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家长要协助孩子把目标具体化、阶段化,把每天的事做好,把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好,把每一种能力都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中,孩子的每一次学习,每一次锻炼,每一次成功,都能分解掉一定的压力,使自己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当然,轻结果并不是不要结果,相反,是为了取得更满意的结果。

第三,帮助孩子坚定信心,体验成功,变压力为动力成功的心理体验,最容易激发孩子的奋进情绪,哪怕在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小胜利,也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巨大推动力。为此,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回应其成功的情感反应。

第四,多提供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每当孩子实现一个目标或有进步时,家长都要采取一定的形式予以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这样,孩子不仅能得到锻炼,而且还可以从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进而激发出强烈的进取心。
  
最后,要及时强化成功心理的积极作用要帮助孩子把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及时转化成新的前进动力,并形成连锁效应,轻装上阵,笑迎高考。

 

                                                   亦君工作室心理咨询师   周满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