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劳动委员
(2008-09-10 10:00:48)
标签:
教育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爱的教育
可爱的劳动委员
(刊登于2008年9月10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新官上任一周,军每天回家都累得一进家门就坐在沙发上半天不动。妈妈奇怪军最近在学校怎么啦?军起先还吱吱唔唔不肯说,后来终于说,当劳动委员很累的。原来军把班级里的扫地、擦黑板、抹桌子等劳动事务分成十二项,每天分配班中当班的四位值日生每人完成一项,而自己独自把其余的八项全都包了。妈妈又好气又好笑,非常心疼自己儿子如此受累,说儿子为何不把活都分给值日生做,或者干脆就不要当这个累死人的劳动委员啦。
谁知儿子却说当劳动委员是同学对他的信任,让他觉得自己受尊重,累点也值得,再累也一定要当下去的!这下轮到妈妈傻眼了,她不明白:从小娇生惯养的儿子,平时在家中是油瓶倒了也不知道扶一下的,出门向来是多走几步就要喊冤的,为何一当上这个劳动委员,就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我告诉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件事,儿子当上劳动委员后的变化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出于本能的精神需求,就是“感受自己的重要性”;正是这种需求,激励着人们不断自我完善。连小孩子的“人来疯”,甚至婴儿满足生理需求后的啼哭,都是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从而满足自己的“感受重要性”需求。军即将进入青春期,这时期的孩子,会比小时候更需要别人的肯定和尊重,更希望能有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竞选劳动委员的成功,让军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为了这种被同学尊重和认同的感觉,军心甘情愿地付出劳动。虽然因为没有经验,军在具体做法上还有欠缺,但相信他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无论如何,军的这种变化是令人惊喜的,家长应该鼓励和支持孩子的这种变化,这种自我改变由于出自孩子的内心,会成为孩子不断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