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意被没收的手机

(2008-04-25 12:17:38)
标签:

教育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爱的教育

故意被没收的手机

 

(刊登于2008年4月23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这是一位伤透心的母亲。从她竭力克制但仍忍不住一次次抽搐的叙述中,我看到了母亲一颗受伤的心。

她曾经是外地一所高校的图书管理员,受过高等教育,有自己的专业也有自己的爱好。自从七年前跟随事业有成的丈夫举家迁到上海后,她就成了全职的家庭主妇。

没有了工作,丈夫又经常在外不回家,她便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化在儿子身上。操心儿子的衣食住行,关注儿子的一举一动,担忧儿子的一颦一笑。

眼看着儿子从小不点长成了高大威猛的小伙子,她欣喜着;却也伤心痛苦着。原先小鸟依人般可爱的儿子不见了,长大的儿子变得越来越没有礼貌,对母亲的态度也越来越粗暴。更不可思议的是,高二的儿子竟然声称家庭是牢笼,母亲是克格勃,自己在家里没有自由,对母亲的询问不再理睬。有一次,甚至差点动手打了为他操尽心的母亲。

几周前,因为发现儿子半夜玩手机游戏,她没收了儿子的手机。可是,没有了手机的儿子,从此成了断线的风筝,母亲再也不能随时知道儿子在干什么,甚至无法控制儿子几时回家。她来求助,希望能救救她的儿子;同时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通过我把手机再还给儿子。

她的儿子终于也来了,在同学的陪伴下,不情不愿地坐在我面前。

儿子的话让人吃惊:他说他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他现在所有的快乐,就是跟父母作对。他说父亲的粗暴、母亲的紧盯让他从小就感觉压抑没自由;现在长大了,他要对父母进行报复。谈到被母亲没收的手机,儿子说他是故意让母亲没收的,他再也不要手机了,因为在他看来,手机其实就是父母控制自己的工具。在说到自己给父母造成的痛苦时,儿子脸上甚至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可悲的亲子关系!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家庭。这些家庭中的父母把自己人生的希望和目标全都压在孩子身上。他们完全放弃自我,过分地关注孩子的一切,以为自己呕心沥血的付出,就该得到孩子成功的回报。而他们忘我付出的结果,却往往是沉重的失望。

当这些父母们伤心绝望于孩子的不懂事时,却不知:在这样的父母期待下长大的孩子,其实也是世上最痛苦的孩子。背负着父母过分的投入和期望,这些孩子无法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是父母血脉的延续;但父母与孩子,却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应该各有自己的人生。我们做父母的,在伤心于孩子的忤逆之时,是否也应该反醒一下自己的行为呢?

                                                           作者: 亦君工作室主任  吴亦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