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同事有没有“后台”,透过“三件事”可以判定:1.看别人对他的态度;2.看提拔的速度;3.看跨部
(2024-08-15 10:32:42)体制内,同事有没有“后台”,透过“三件事”可以判定:1.看别人对他的态度;2.看提拔的速度;3.看跨部门调动次数
有网友问:自己刚进入体制内,想请教一下怎样能知道同事有没有“后台”?免得踩了“雷”,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感谢关注支持。体制内,到底怎样判断同事有没有“后台”呢?尤其现在信息时代,为了不惹事,很多有“后台”的人开始低调行事,一般不会轻易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背景,所以,我们一般不轻易察觉。尤其是刚进单位的年轻人,更难发现。
虽然很难发现,但仔细观察,也会有蛛丝马迹,有迹可循,这里呢,给大家分享一下判定同事有没有后台的“三个诀窍”,希望能帮到大家。
01
看别人对他的态度
作为一位新人,由于与单位其他人交往不深,一般人不会告诉你谁有“后台”,谁没有“后台”,而你也没有看每个人档案的权限。这个时候怎么判断谁有后台,谁没有?你可以仔细留意,大家对彼此的态度。
如果大家对某个人特别客气,是出格的那种客气,明明是科长,在别人面前摆架子,可一到这人面前,就特殊对待,甚至还有点讨好意味。其他同事有事没事也都愿意与他交往,遇事给他特殊照顾。主要领导见了他也笑呵呵,对他很特别,从来没对他发过火,有什么好事都忘不了他。
看到大家对某个人这个态度,八九不离十这个人有“后台”。单位大多人,甚至领导之所以都高看他一眼,对他客客气气,不是看他这个人多优秀,而是他后台够硬,都想沾点他的光,或者提前进行感情投资,以便日后这人发达了好“拉”自己一把。
那些没背景、没后台的,没人搭理他们,而且还会被小科长指挥干这干那,整天累成狗,还要对科长客客气气。领导见到他们始终板着脸,稍不满意就对他们一顿批评。他们不去讨好别人,别人自然不会主动来讨好他们,不会围着他们转。
看到大家对某些人这些态度,八九不离十这些人没“后台”。
02
看提拔的速度
看一个人有没有“后台”,平日里如果他们隐藏的深,不易被人察觉。那就看他们提拔的速度。
如果某个人到点就能提,三年提副科,五年提正科,八年解决副处……,这人一定不一般,一定有“后台”。尤其在本单位提拔名额少,实在不好解决,换了单位也给解决,更能说明这人“后台”够硬。
有个朋友讲过他和同事的差距,感慨良多,自愧不如。原来朋友在乡镇工作,他有个同时入职的同事,不到一年被借调到县委办,三年后直接解决副科,五年后到乡镇担任镇长,直接成了朋友的领导,又过了两年接任镇主要领导,又过了两年直接到其他县任县领导。而朋友还是正股级,连科员都没混上。
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个人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想解决个副科都费劲,十几年都难解决,更别谈普通人的天花板“副处级”了,这是一般人很难跨越的一到“砍”,而有“后台”的人却轻而易举。
03
看跨部门调动次数
跨部门调动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因为要想实现就要解决“三个人”:组织部主要领导、原单位主要领导、接收单位主要领导。有时候,还需要地方主要领导拍板。
这样的调动对一般人来说难如登天,想都不敢想,可对有“后台”的人来说,经过一番操作就能实现,要么是为了提拔而调动,要么是为了获取身份、资历而调动。
有一个市直部门同事,还是位女同事,突然被调整到县里担任副县长兼任乡镇党委书记。一开始大家都很不理解,一个女同志为何要到乡镇受苦?后来工作满两年,她又背调回市直部门,成为了一个市直小单位主要领导,又过了两年,又回到县里干起了县长。
在短短五年时间里,这位女同事接连跨三四个部门调动,没有一定的“后台”,谁能办得到?
所以,判断同事有没有“后台”,除了听别人说,查看档案,还可以看看别人对他们的态度,他们提拔的速度,跨部门调动的次数,你们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