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心理解析】(一)线条和色彩
(2013-12-21 09:54:37)
标签:
儿童绘画心理线条色彩教育 |
分类: -教学观察- |
杨颜老师 上海心画艺术
绘画是一种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所受的束缚较少,绘画更加是一种他们无意识流露的过程。孩子的画虽然不能简单的用一些条条框框去衡量和评判,但是在孩子使用的线条和色彩等因素中还是有些端倪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孩子笔下的内心密码。
儿童画中线条的秘密:胆小的孩子笔下的线条颜色比较浅。个性莽撞特别外向的孩子笔下的线条会比较粗和重,特别没有安全感的孩子笔下的线条有些飘和浮,活泼好动的孩子笔下的线条往往会粗细深浅变化比较大。偏理性的孩子笔下的线条会用力均匀而肯定并且多折角,感性敏感一些的孩子笔下的线条会比较细腻柔和,而发展均衡的孩子会自由的运用这2种线条的。频繁地涂改是代表有些不自信。
在绘画中老师或者观察者要仔细孩子绘画的过程,孩子在画画的时候有时会自言自语,成人可以仔细聆听这个时候的语言,这些“话”是孩子画的内容的补充,并且成人可以观察到孩子绘画中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说孩子先画的是对于他比较重要的人或者事情,或者孩子绘画中遗漏了什么,这种遗漏真是孩子一种无意识的隐藏或者是他真正问题所在,这个时候成人不能干扰孩子,如果有所干扰,这张画的心理分析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
关于儿童画中线条的重要提示:
1)一些孩子受到简笔画影响,以至于孩子笔下的线条轻重力度都差不多,这个时候从线条的力度因素来观察孩子的线索就少了,我们需要从其他细节去了解孩子。所以建议孩子少临摹那些模式化的简笔画,让孩子多一些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
2)不能简单地用拿来主义来评判孩子的画,比如孩子画中出现了一个铁窗,有可能就是他昨天看了一个关于监狱的电影,而不是什么非正常心理的表现,所以需要倾听 了解 观察。
儿童画中色彩的秘密:
红色:6岁以前的孩子只使用红色是完全正常的,6岁以后过度使用红色体现了暴力倾向和对自我情绪的不可控。
蓝色:5岁以下偏好蓝色孩子比偏好红色的孩子更加有分寸,6岁时大量使用蓝色是适应能力良好的表现,如果一味使用蓝色,表现了孩子过于约束。
黄色:通常单独使用或者与红色配合使用,有时表示孩子过分依赖大人。
棕色:棕色以及其他灰暗色色调表示孩子对家庭以及社会的不适应及内心的种种冲突。经常使用这种色调的孩子个性比较倔强。
紫色:幼童很少会使用代表忧虑的紫色,当难以适应环境时才会使用到它。紫色经常和蓝色配合使用,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焦虑。
黑色:每个年龄段都会使用黑色,用黑色来勾线是一种正常的表现。黑色有时是内心丰富的表现,但整张画面大量使用可能是孩子恐惧 哀伤的表现。
(以上关于色彩的内容参考与《涂鸦解密》)
关于儿童画中色彩的重要提示:
1)要更好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还应该考虑其他方面因素,比如:文化 潮流 色彩中的线条和形状。对于色彩心理的评判也不是绝对的,需要均衡考虑。
2)现在一些孩子过多受到涂色的影响,某些情况下孩子选择颜色可能只是喜欢用各种颜色把一张画涂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