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友〕葛鸦儿•破碎的婀娜

(2008-08-26 10:10:28)
标签:

旧友葛鸦儿

长篇小说

晚安长吻鹿

河南作协会员

目标杂志

脑溢血

写作旅

分类: 花间魅影-人物

                                 此文献给——

 

 一个在不断行走中写字的女子

 一个爱好旅行、摄影、锦衣的美作

 一个迷失童年的女友

 〔旧友〕葛鸦儿•破碎的婀娜

 

                    〔旧友〕葛鸦儿 ·破碎的婀娜

 

     此葛鸦儿非唐朝那个写《怀良人》的女诗人,而是一个非常时尚的现代美作。本名郭敬,自由撰稿人,曾任《目标》杂志编辑部主任。出版过小说文集,其中长篇小说《晚安,长吻鹿》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停不了的爱》。

    初次见她,是在诗友孟彩虹的书吧。在此之前,我早就听说过她了——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影评家协会会员,2005年5月参加《郑州晚报》组织的新闻媒体“重走丝绸之路”活动,之前四次进藏。很传奇的经历。文笔清丽脱俗,很受年轻一代的追捧。郑州不大,彼此的名字都有所耳闻,却未曾见过面。那天彩虹帮我们约好,甫一见面,心下欢喜——这披着丝缎般中分长发的女子,清瘦如鹤,闲闲一袭棉布长衫,我知道是“江南布衣”的牌子,亦是我常穿的。细长的脸形,薄凉的眼神,淡淡的神色,眉目间丝丝冷艳。待人不是热情的那种,而是清清泠泠的。整个人宛如碧玉盅里一杯茶,需慢慢品味方能觉出好来。

    从那以后,我和她成了朋友,一起逛街,搜衣,看电影。走在春天艳阳下的两个人,身上洒着刚买的“第五大道”香水,手里捧着大把百合,眼睛闪闪发亮,那是,令人迷恋的美好时光。

    后来,她来我们出版社出书,交往更多了。记得她第一次来社里洽谈出版事宜的时候,简直轰动——开着红色的大切诺基,彪悍的车和娇小的人形成鲜明对比。格子棉衬衣,细瘦牛仔裤,厚底靴,宽大的有着长长流苏的纯羊毛披肩。黑缎般的长发编成麻花辫,翘边的藏帽像蝴蝶振翅欲飞。真真一个时尚“美作”(圈内对美女作家的简称)。

   美作葛鸦儿很“作”,擅讲现代都市爱情故事,风格清新流畅,故事线索错综复杂,〔旧友〕葛鸦儿•破碎的婀娜读来迷离,有阅读快感。她在我社出版的都市红粉系列丛书之一《晚安,长吻鹿》,语言妩媚而又沉稳,同时以故事见长,线索繁复,但各个章节相互串联,互为呼应,表现了宏大又热烈的都市年轻一代的生活潮流,尽管众多人物都不同程度地曾经痛苦彷徨,战栗的青春和激情,纯真的爱与友情,伤口的疼痛与愈合,见证的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体验与记忆。

    2005年9月1日,葛鸦儿准备出发去埃及旅游前的凌晨,忽然头晕,当时她硬撑着给远在上海的丈夫云涛打了个电话(她与云涛分居两地,丁克家庭),话没说完,就晕倒在自家的洗手间了。云涛赶紧打电话向郑州的亲戚求救,亲戚打不开她家坚固的防盗门,最后动用了消防队员,架云梯从阳台上破窗而入,才使她获救。   

    由于脑血管畸形引发严重的脑溢血,她在医院昏迷了两个多月。住院期间,喉管被切开,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插在她身上的各种管子,看了让人心悸。由于开颅手术,她被剃光了头发,她剃发的样子,仍然好看。

    在医院昏迷了一段时间后,她被送回家护理。三年了,至今她生活仍不能自理,出现严重智障,医生说她只有两三岁孩子的智力。开始是她的丈夫云涛照顾她,为了她,他甚至辞了上海年薪25万的工作。后来因为需要出去挣钱给葛鸦治病,他就请了两个保姆来照顾她。 

    我和彩虹去看她的时候,她愣愣地看着我们,不说一句话,偶尔说话,也是繁缛的古语,听不懂。看她跟保姆发脾气,不喝水,不吃饭,乱摔东西,我就吓唬她:“再不听话就不跟你玩,不带你去买漂亮衣服和香水了!”不知她是否听懂了我的话,还是看到我生气的表情,她大哭,眼泪流了一脸,我用纸巾一边给她擦,一边自己掉泪,怎么也止不住。云涛说,葛鸦经常自己默默流泪。我想起她在发病前半个月曾经约我去看一部美国大片,我却因为加班编稿婉拒了。真是后悔啊,要是知道她以后成了这个样子,无论如何也会陪她去看那场电影。

    有一段时间,我和彩虹去看她的时候,不再带尿不湿和她爱吃的零食,而是带着香水百合和《国家地理》、《目标》等杂志。医生说需要有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物来刺激她,唤醒她逝去的记忆。

    我常想:在我们所谓的正常人和葛鸦儿之间,是否有一个黑洞,一个幽密的黑洞,无法穿越,但有风,从那里吹来?

    我和作者去经六路“目标”酒吧,那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及驴友经常聚会的夜店。店主老王是个“浪人”,经常组织自驾游,还兼任帕拉丁车队的领航员。每次到那里,看到墙上贴着的老王他们“重走丝绸之路”的大照片,葛鸦儿在上面灿烂地笑着,我都会想起那个坐在轮椅上神情呆滞、面目浮肿的女子,想起她西藏新疆云南的天涯孤旅;想起她跟我说三个姊妹已经因病去世两个,深夜里她常常悲痛流泪;想起她提到亲生父母离异带给她不快乐的童年和孤独的青春,那永远的残缺和留有阴影的过往……心很疼很疼。

    此刻,我一边想念这美丽的女子,一边翻看她往日的书和文字,无限伤感。
   葛鸦儿出过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叫做《在远方之城的街上》,里面收录了她的很多游记:乔家大院、陕西、广西、丽江、香格里拉等等,还有她的一些生活感悟、童年生活,一应俱全。从书里可以看到她行走的路程和一路上的心情,那是一个女子幸福生活的原生态,很可贵。因为不可多得而更显可贵。
  她这样写道:“这些年走了许多地方。对于我来说,能够一个人走在远方之城的街上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在异乡的黎明或是傍晚,细雨霏霏或阳光灿烂,那些走在青石板路或是柏油马路上形形色色的路人,他们或形象高大魁伟,或神情卑微沮丧;或满怀信心,或默默无闻;或热情洋溢,或冷漠寂寥。总之,都是芸芸众生的一分子,各怀心事,如我一样地活着……”她就是这样在行走中获取快乐,有时与人结伴,更多时独自一人,她更喜欢这样的感觉。

  但是她独自一人的时候并不觉得孤单寂寞,“当我离开家乡去远方,与完全陌生的人群在一起时,并不感到寂寞。我感受并试图进入当地人的生活起居,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呼吸……当我专心致志地观察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好奇地打量我,像我一样渴望着沟通与接纳……我是那样了解并热爱着这样一些陌生的人们。” 葛鸦儿是如此洒脱的一个人,她总是这样,独自一人,毫不犹豫地背起包就去了远方,然后带着些许疲惫、些许沧桑和一身的阳光灿烂,突然地就又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旅行让她光彩照人。
  她是热爱写字的女子,亦是热爱生活的女子。一个电视台的朋友去过她家后惊叹:“这兰心慧质的女子,如此热爱生活,也如此会生活。她把家布置成北欧风格。房顶和四壁都用原木装饰,温馨而雅洁。我们去她家,爱靠在宽大的罗汉床上,拿着筷子假装吸大烟。相框里的民国女子是她姑姑。她收藏着德国的玻璃器皿、俄罗斯的银器、中国绣片和鞋垫。墙上钉着她的铅笔画。门口的木架子是她亲自设计并监工制作的,形状奇特,颜色浓艳。架子上成摞的藏式手镯、项链,来做客的女友谁喜欢都能拿走一个。”

  这是她的家,个性十足,无人能及。在这里,葛鸦儿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丈夫长期在沪工作,家里常常是她一个人。她在这个亲手布置出来的家里,一点一点地写字、听音乐或者与朋友小聚。
  葛鸦儿收藏了很多东西,走的地方多了,书桌上摆的,书柜里挂的,从民族手工织锦、刺绣,早年的鼻烟壶,色彩斑斓的泥泥狗玩具,到造型各异的彩陶,成套的瓷器,木雕,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家就是葛鸦儿的另一个天堂,她是这里的女王。
  葛鸦儿是热闹的,朋友遍天下。但是,她也是清静的。很多时候,她喜欢独处。
  她曾在书里这样写:“独处不需要热闹和隆重,如果说相遇是热闹缠绵的,那么独处则是清醒而冷静的。它不需要轰轰烈烈,甚至亲情友情的陪伴。”
  这只是断章取义,独处的意义还有什么,如今的葛鸦儿已经不能再来回答。如今的她,在亲情和友情的包围中,却已经浑然不知了。不知道独自一人的时候,她还能不能,忆起从前。
  葛鸦儿说,旅行给了她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让她暂时抛却琐碎而卑微的生活,远远地放逐自己。从前的葛鸦儿,是热爱生活的行者,是清静独处的写字人。如今的葛鸦儿,蝴蝶断翅,婀娜破碎,暂时失去了生活中的很多乐趣。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活着是件不易的事,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眼下,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享受生活。

    尽管葛鸦儿的生活被迫中断了,但朋友们坚信,她只是迷失在童年。总有一天,她会清醒过来,再次背起行囊,微笑着走到你跟前,挥手说:走,我们去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