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断  翅  高  飞

(2008-07-28 11:34:37)
标签:

奥运火炬手

独臂舞星马丽

舞蹈

牵手

黄河的女儿

收获荣誉与爱情

分类: 花间魅影-人物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气质优雅,体态苗条,容颜妩媚。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中,她与众不同——她没有右臂,用左臂擎起了奥运火炬。

     她是一名舞蹈演员,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右臂,但她并没有放弃舞台,放弃她的舞蹈梦,如果你看过2007年4月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舞蹈大赛,一定会为那个银奖作品《牵手》洒泪。

     她用残缺的肢体跳出优美的舞蹈,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用残缺创造完美,用有限创造无限”是她的信念。她像一只鸟儿,即便断翅,也要高飞。

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

 

     

断  翅  高   

 ——记奥运火炬手、独臂舞星马丽

 

   残缺的梦

   

  1977年4月8日,马丽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她天生丽质、活泼可爱,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哥哥姐姐都比她大许多,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理所当然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为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马丽平,希望她的人生美丽而平坦。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
  像许多天生的舞者一样,马丽平从小就表现出舞蹈方面的天赋。每每音乐响起,便手舞足蹈,咿咿呀呀。五岁时,母亲送她去少年宫学芭蕾。直到今天,故乡的小屋依旧贴着马丽练舞的老照片:有英姿飒爽劈叉的,有扎着满头小辫跳新疆舞的,有踮着脚尖跳芭蕾的……初中毕业后,马丽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驻马店艺术学校舞蹈专业。
  1995年8月,十八岁的马丽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岛艺术团。她舞姿曼妙、意态婆娑,常常作为台柱子表演压轴节目。因为被舞蹈《雀之灵》折服,她视杨丽萍为偶像,自己缝制了孔雀羽衣,束起发髻,对着镜子练习,期待有一天也能像杨丽萍一样成为“金孔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雀”。从那时起,她为自己改了名字——去掉了“马丽平”后面的那个“平”字。她期望自己的舞跳得像杨丽萍那样美丽,希望自己拥有绚丽的人生。  

    然而,这个绮丽的梦却被无情地粉碎了。
  1996年8月初,马丽休假回到驻马店老家。8月31日这天,她和朋友们一起乘车外出办事,路上不幸发生了车祸,马丽被撞得不省人事……
  医护人员经过两个昼夜的全力抢救,才把这个漂亮姑娘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但由于骨骼组织感染坏死,她的右臂需要截肢才能保住生命。
  “要把我的右臂截下来?”马丽哭了,“医生,我非常非常喜欢跳舞,求求你们,一定要把我的手臂保留下来啊!”
  在场的医生专家无不为之动容,但对她的要求却无能为力。 

    “从病床上苏醒后,我欠了欠身子,突然感觉身体右侧一阵巨大的‘空’”——直到今天,马丽依旧很难用语言形容对那种“空”的惊恐,只记得自己疯了似的抓住每个人尖叫:“我的胳膊呢?我的胳膊呢?”
  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没有答案,身边的每个人都背过身去,无语泪流。年仅十九岁的她,无比清晰地感受到了巨大的毁灭和痛楚。所有的梦想,所有的憧憬,所有的期待,顷刻间轰然崩塌。
  对于一个视舞蹈为生命的女孩来说,残缺与其说是耻辱,不如说是罪过。“我是演绎完美的,如果自己残缺了,完美如何演绎?”
  万念俱灰。于是,她想到了——死。
   回到家里,她开始绝食,这是她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妈妈形影不离地跟着她,马丽不吃饭,妈妈也不吃饭,马丽从来没见过妈妈流过那么多眼泪。
    对于马丽的母亲来说,那是一段如履薄冰的日子。察觉出女儿的心思,每天晚上,母亲总要看着女儿熟睡后才敢蹑手蹑脚走出去,仔细收起家里每一个潜在的“凶器”;夜里,母亲无数次从噩梦中惊醒,直到确定女儿安然无恙后才能再度入睡。为了不让女儿伤心,她把所有涉及舞蹈的书籍和碟子都藏了起来,一看到电视上跳舞的画面,就急忙换台。
  一天清晨,母亲又在门前轻唤她。因为情绪低落,马丽没有应答。心急如焚的母亲赶紧搬来一个花盆放在窗边,颤颤巍巍踩上去,踮着脚尖朝屋里看,恰与女儿空洞的目光对视——
  “那是我出事后第一次与母亲对视。短短几天工夫,母亲的头发全白了,一下子变成老太太……”
  或许是因为母亲陡生的白发与偷偷抹去的泪水,马丽最终从屋里走了出来。她开始明白一些朴素的道理,比如:活着,很多时候并不只是为自己。
  失去了右臂,她的生活不得不从零开始。在母亲的鼓励下,她慢慢学会用左手吃饭、穿衣、梳马尾辫、写字,甚至裁剪。在最初的日子里,左手不听使唤,她无数次绝望地把筷子、梳子、笔和剪刀掷向墙壁,颓然哭泣。但母亲总是一遍遍帮她捡回,握着她的手重新开始。

    当生活显现出它最真实、最冷酷的面目之后,马丽开始认真考虑生存问题。为了给马丽治疗,家里几乎花完了所有的积蓄。马丽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想找份工作。这天,她很早就起了床,瞒着妈妈,一个人出去找工作。她跑遍了大街小巷,对方一看她是个残疾人,都委婉地拒绝了。中午时分,她才在菜市场找到一个帮别人卖菜的活,一个月一百块钱。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
  每天天刚亮,马丽就匆忙赶到菜市场,回来时换上干净的衣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付玉贞发现女儿经常回来很晚,就问她干什么去了?马丽安慰妈妈说:“我出去散心了。”
  一次,马丽正吆喝着卖菜,被一个邻居碰到了,她急忙抓着邻居的手说:“千万别告诉我妈妈,不然她会为我担心的……”邻居含泪答应了。
  卖了三个月的菜后,马丽来到驻马店市一家服装培训学校学习服装设计,还批发衣服去零卖。她手巧,特意给自己设计了一件带兜的衣服,然后做了假胳膊装进右兜里。因为掩饰得巧妙,很少有人能看出她是一只胳膊。
  1998年9月,马丽用自己赚来的钱,开了一间小小的书屋。书屋的书不是很多,她每个星期去书店批两次书,为了省钱,每次批书马丽都是步行去,坐公交车回来,自己一个人分好几次往书屋里搬书,这样一个月可以省好些钱。书屋开张的第一个月,她一算账,除了房租还赚了一百多块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生活,就这样平淡如水地前行,外表看似波澜不惊,深处却波涛暗涌。残缺的梦深深折磨着她。“我不敢看电视,不敢看以前的照片,更不敢接触音乐。每每听到一段熟悉的旋律,心便像锥扎般剧痛。”
  那真是一段寂寞得让人窒息的日子。不愿触景生情,马丽几乎断绝了跟从前朋友的交往和一切社交活动,每天躲藏在阴暗的书屋里,不见阳光——尽管她给书屋取名“向阳书屋”。
  岁月如白驹过隙,五年一晃而过。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的折磨,让她年轻的脸早早爬上了细纹。

 

                               隐形的翅膀

  

  2001年6月的一天,马丽正在书店里招呼顾客,电话响了,一个声音传了过来:“我是河南省残联。我们听说了你的故事,非常希望你能参加第五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大赛。你考虑一下好吗?”
  听到这个消息,马丽先是一阵激动,握着电话的手有些发抖,但随即自卑感浮上心头:舞蹈是完美的肢体艺术,它容不得遗憾,我不想在舞台上让别人看到我残缺的右臂,舞台之梦已经不属于我了。她委婉地回绝了对方的邀请。
  但是,往事毕竟被勾起,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过去跳舞的画面,令她百感交集。当省残联的工作人员第三次打来电话时,她犹豫着正要谢绝,对方似乎很了解马丽此时的心理,劝道:“孩子,我是做残疾人工作的,我很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不要自卑,我们的身体虽然残缺了,可是心没有残缺,我们和别人是平等的,我们可以证明给别人看,我们也是好样的!”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马丽的心灵,她动摇了,答应试一试。

当她走进河南省残疾人艺术团的排练大厅,听到熟悉的旋律,看到那么多肢残、聋哑、智障人热切的眼神,她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音乐响起,所有的残疾人都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尽管动作千奇百怪,但那份认真与坚持却赋予了“美”别样的定义。此情此景,马丽被深深触动了——原来,美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
  就这样,她渐渐融了进去,还原了一个舞者的本色。为了恢复“舞功”,她每天泡在排练室里十多个小时,挥汗如雨。因为离开舞台已经五年,以前能做的很多动作现在都做不了了,加上失去了一只右臂,身体的平衡改变了,很多舞蹈动作都不能完美地展现出来,练一个简单的动作也会让她时常摔倒——太难了!她想过放弃,然而残疾人伙伴们不断安慰她,鼓励她,让马丽备受感动,终于坚持住了。
  省残联特意请来两位专业编导来指导马丽跳舞。2001年7月,马丽正式开始训练,两位编导根据马丽的经历编排了一个舞蹈《黄河的女儿》,是一个由她领舞的群舞。就这样,马丽开始走上特殊的艺术之路。此时,离参加全国比赛只剩下一个月时间了。马丽天天加班排练,每天都要摔很多跟头,摔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全身都是伤。正值暑季,郑州天气酷热,马丽头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着,整个练功衫都湿透了。尽管如此,她也没有放弃,咬牙坚持。
  转眼就到了比赛的日子。站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舞台边候场的时候,马丽百感交集,想起了以前舞台上的自己,想起了慈祥的母亲,想起了她走过的艰难岁月。“我一定要跳好这个舞蹈,一定要找到自信,找到属于我的那个梦……”她暗下决心。

    2001年8月8日,马丽不负众望,凭借《黄河的女儿》一举夺魁,获得了第五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的金奖。

   “没想到通过特殊艺术又让我第二次站到了舞台上,重新点燃起了我对舞蹈的梦想。我要有自己的新生活,要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好好活着。”舞蹈,又渐渐融入马丽的生活。而她也渐渐明白,断翅亦不影响高飞。她最喜欢《隐形的翅膀》这首歌,经常哼唱,用它来激励自己:“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这个世界上,没有“残疾人”,只有“人”。心若在,梦就在。

    2002年4月,马丽把书屋盘了出去,怀揣梦想来到北京,成了“北漂”一族。她凭着自己出色的舞技进入北京“让爱飞翔艺术团”。后又辗转于数家残疾人艺术团,想方设法学习舞蹈。不久,马丽的舞蹈在北京有了名气。凭着坚韧及聪颖,她的舞姿日臻完美。与此同时,她还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一个帅气的延安小伙子李涛,感动于马丽的舞姿与坚强,渐渐对这个断臂女孩心生怜惜。为了照顾马丽,他索性加入艺术团,成为免费劳力。在长达四年的“大篷车”生涯里,两人经历了世态炎凉,友情不知不觉升华为爱情。

                      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像

   

   2007年4月,被誉为“空前盛大的一场赛事”的第四届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拉开了序幕。在本届大赛众多优秀的、高水平的舞蹈作品中,一个名叫《牵手》的舞蹈作品震撼了全场的观众和评委。两位舞蹈演员马丽、翟孝伟都是肢体残缺的人——一个没有右臂,一个没有左腿,他们却在4月20日舞蹈大赛的决赛现场,通过三条臂膀和三条腿,残缺的肢体奋力腾挪和缠绵交叠之中,演绎了一场完美的演出。一曲终了,全场寂静,许多人泪流满面。评委给出了九十九点一七分的高分,《牵手》从七千多个正常人的舞蹈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群众创作舞蹈类的银奖。当宣布他们获奖的那一刻,马丽和翟孝伟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眼泪夺眶而出。曾编导过《千手观音》的著名编导张继刚更是饱含热泪,对作品给予了最高褒奖:“看你们的节目,是我这次作为大赛评委最大的收获,也是今年舞蹈大赛最大的亮点。我从中不仅看到了美,更看到了力量!”全场观众起立鼓掌,记者们蜂拥而上,一时间,鲜花、掌声包围了两个残疾舞者。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

    《牵手》也感动了全国观众。比赛后,网络里开始流传他们的舞蹈视频、照片;网友纷纷在马丽的博客里留言,许多人都说,看了马丽的舞蹈,流泪了。

    说起来,《牵手》成功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马丽的曲折经历和对舞蹈的执着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河南省郑州市群众艺术馆的副研究员赵力民。他以马丽的经历为原型,创作了双人舞蹈《牵手》——一位花季少女被突然袭来的灾难夺去了右臂,面对劫难,她绝望,她挣扎,她呐喊,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一只拐伸到她的面前,顺拐而望,她看到一双坚定的眼睛和失去了一条左腿的伟岸身躯,他把一只大手伸向她,她感到一种信任、一种激励、一种关爱。她把颤抖的手伸向他,当两只手触碰在一起的时候,少女心中所有的悲伤和委屈像决堤的洪水宣泄而出。她慢慢抬起头,用目光寻找温暖、寻找力量、寻找支撑。同样残缺的身躯,同样不幸的命运,将他们紧紧连在一起,尽管前方依然有风雨,道路依然很坎坷,但是有爱在心中,坎坷便被踏成坦途。风雨过后有彩虹,他们就这样牵手,走向爱的港湾,走向生命的辉煌……

    舞蹈《牵手》讲的是马丽的故事。但是在《牵手》里,马丽不仅仅要演绎自己的经历,更要传递一种人生的探索与超越,表达对生活不息的热爱与追求。

   为了令作品尽善尽美,她数次北上,寻找最佳男搭档,但都不令她满意。

   2005年6月的一天,马丽去河南省残联康复中心参加演出。进门时,一个拄拐杖的男孩进入她的视野。他叫翟孝伟,四岁时因为车祸失去了左腿,在省残联练跳高和跳远。
  两人擦肩而过的瞬间,马丽感觉眼前的这个男孩是块跳舞的料。她转过身,拍拍翟孝伟的肩膀:“喜欢舞蹈吗?”翟孝伟摇摇头。马丽给了翟孝伟一张自己的演出票,请他先看看再决定。
  当天晚上,翟孝伟来到演出现场。第一次看马丽的演出,翟孝伟被震撼了,决定跟随马丽学舞蹈。从此,两人开始了自谑为“天残地缺”的绝妙搭档。
  翟孝伟对舞蹈很有悟性,加之能吃苦,他很快就掌握了舞蹈的要领。
  2005年8月,两人参加了“第六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凭借《牵手》,荣获文艺汇演的金奖。
    转眼到了2007年。3月12日,马丽在网上看到中央电视台举办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的消息,鼓足勇气向央视递交了作品《牵手》——她当时非常担心她和翟孝伟身体的残缺会影响到参赛资格。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主办方不久便给她打了电话,对他们的作品予以肯定,并给他们寄来了参赛通知书,《牵手》成为央视舞蹈大赛举办以来唯一入选的残疾人舞蹈作品。2007年3月下旬,马丽收到了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复赛的通知,“无论是输还是赢,对我而言都是一种成功,因为我找到了属于我的舞台……”她加紧了训练,练得非常苦,对自己近乎苛刻。3月28日,她接到中央电视台的传真——他们的舞蹈已经获准进入决赛。4月18日,马丽和翟孝伟来到北京,住在离中央电视台很近的一家宾馆。由于找不到排练的地方,他们就在宾馆院子的水泥地上排练。宾馆经理看到两人在坚硬的水泥地上滚来滚去,浑身是伤,于心不忍,就让服务员把宾馆的地毯拿出来铺在地上,让他们排练。
  从拿到参赛通知书到走上决赛的舞台,一场场跳下来,马丽和她的搭档用残缺诠释了完美。《牵手》获奖后,马丽笑称自己一下子成了名人,“没有想到有那么多媒体关注我,甚至打乱了我的日常生活,用一个朋友的话来形容就是‘铺天盖地+狂轰滥炸’。” 铺天盖地而来的鲜花和荣誉,狂轰滥炸的媒体采访,让马丽的生活发生了巨变: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艺术人生》、《幕后》栏目相继采访了她 ;被邀参加“刘德华2007全国巡回演唱会”,做刘德华《我和我追逐的梦》一曲的舞蹈嘉宾。在北京丰台彩排现场彩排时,刘德华帮她系舞蹈鞋的鞋带,一度成为美谈;2007年圣诞节受韩国SBS电视台王牌娱乐节目《明星王子》的邀请,与姜虎东、裴勇俊等十多位影视巨星同台献艺;湖南电视台的《舞动奇迹》重金邀请她;上海东方卫视的《舞林盛典》以她为中心举行了“托起爱”主题盛典晚会……

    2007年11月20日,马丽和翟孝伟又凭借《牵手》,在“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决赛中捧回“群星大奖”——这是我国文化部设立的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最高奖。

    2008年年初,马丽受邀参加了CCTV“印象2007”双十新闻发布的节目录制。2008年4月1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做了一期关于马丽的专题,在观众中引起热议。作为艺人,她几乎上遍了中央电视台所有频道所有重要的节目,这是任何艺人无法相比的,当红艺人可以上《艺术人生》,但还没有哪个艺人上《新闻联播》,更没有哪个艺人能上《焦点访谈》。

    作为身残志坚的代表,媒体的宣传让马丽的故事传播开来,感染了很多人,各地各级政府组织大型的公益慈善活动,马丽都是被力邀的对象,各省市电视台更是以邀请她做节目为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韩国收视颇高的节目中看到马丽的事迹后,发函邀请马丽参加2008 年4月25日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之春艺术节”,但由于马丽被中央领导点名参加2008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晚会,未能成行。

    生活,终于在艰苦的努力和拼搏之后,展现出美好的、令人迷恋的面容。马丽怀着欣悦又一次哼唱起《隐形的翅膀》:“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像……”

    2007年下半年,当全国人民都在备战奥运的时候,马丽报名参加了奥运火炬手的选拔。她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将我的作品《牵手》作为一个礼物送给奥运会,这是一个超越梦想的活动,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超越,是一种奉献,希望这个作品能给奥运健儿一种激励。能成为奥运火炬手是无上的光荣,对我更是一种激励。”经过激烈的角逐,“你就是火炬手”CCTV-联想奥运火炬手全国选拔武汉赛区决赛落下帷幕。马丽用她的故事和舞蹈打动了所有的评委: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虽然她不是运动员,但她克服身体限制的毅力,却比任何运动员都要坚强。身体的不完美,成就了艺术上的完美,马丽的舞蹈让她从几百名火炬手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奥运火炬手的荣誉。如愿以偿成为奥运火炬手之后,马丽在每天进行舞蹈训练时,加大了体能训练。“我要用一种舞蹈的形式跑完这二百米。”

    在奥运史上,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火炬手——她没有右臂,用左臂擎起了奥运火炬。2008年7月27日,在九朝古都洛阳,当44号火炬手马丽用左臂举着奥运火炬,用优美的舞姿跳跃着向人们跑来时,呈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和美丽!

    采访马丽的时候,我总是小心地避开“残疾人”这个词,因为从心底里没有把这个美丽灵动的女子当成残疾人。问她:“你肢体残缺了,反倒拥有滔滔荣誉,内心是什么感觉?”她爽朗地笑着说:“我是一个喜欢追求完美的女孩,那场可怕的车祸堵住了我追求完美的路途,留下自卑和无奈。当我从噩梦中醒来时,才发现完美的意义其实很广阔。因为有了对舞蹈的梦想,让我坚持走到现在。虽然我的身体是残缺的,可是我的心灵依旧完美。只有经历坎坷才会变得成熟,只有走过艰难才会领悟人生的真谛。我没有屈服于命运的不幸,我要用残缺去诠释完美,在这个过程中,再大的压力、再多的苦我都能承受和面对,因为我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残疾人。”

    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马丽很忙,社会活动和演出活动很多。前一段,她在为残奥会排练舞蹈。5月12日四川发生大地震后,她又忙着慈善演出、当志愿者和捐款。她在自己的博客里说:“看到电视上关于地震灾区的现场报道,泪水一次次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知道灾区的同胞们很痛苦,我的心也一直在颤抖,因为这样的痛苦曾经也发生在我的身上——十二年前的一场车祸夺走了我的右臂,让我经历了痛苦的煎熬,曾想放下一切一走了之,但身边的温暖之手让我没有放弃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勇于承担责任,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能履行我们的责任,体现生命的价值。此时此刻我想对灾区的同胞们说,抛弃泪水,坚强起来。当灾难把痛苦赋予生命的瞬间,受伤的身体已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我相信热情和温暖会让受伤的身体和心灵变得更加坚强,让生命变得更加坚毅。”

    从不幸的肢体残缺者,到特殊艺术竞赛的翘楚,到电视舞蹈大赛银奖获得者,再到奥运火炬手,马丽一路走来,带着阳光,带着微笑,带着自信。她是坚强的,她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她需要的是尊重,是一个平等的舞台。在那里,她可以做得最好。马丽现在最想给大家展现的是她阳光快乐的一面,断 <wbr> <wbr>翅 <wbr> <wbr>高 <wbr> <wbr>飞想让自己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下一步,她将会以欢快的舞蹈为主线出一个单曲《舞动奇迹》,希望给喜欢她的观众们带去更多的快乐。她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参加奥运会的演出——那是她的梦,她的心愿,她希望借着圣火,将她的坚强和毅力传递给每一个人。她还准备参加一些影视剧的演出,她想用自己的经历证明,肢体残缺者也可以不断探索,不断超越,为社会奉献美,收获尊重。

 

 

 

 

 

 

 (这篇文章,是为某人物杂志而写,发在该杂志2008年第9期。杂志正在编排校对之中,贴在这里,让大家先睹为快。请勿转载,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