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身就是教堂,救赎之路无处不在,歌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歌和歌手,有着不同的境界,只要有圣灵的心,歌便得飞升。
——题记
齐豫: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她是一泓清水中的莲。
傲立的她,素面,素颜,一身的素淡,一副绝不以众人眼光为意的姿态。懂得她好处的人知道用心去等,等到夜静无人时——一枝出水,瓣瓣幽香。她不是让人惊艳的花朵,却以高洁的韵味飘然出尘,遗世独立。那浅吟低唱,美丽清雅到了极致的声音,如云破月来的一缕清辉。
在有大染缸之称的娱乐圈,配用莲花作比的女艺人凤毛麟角。她的不染,来自品性和一颗超然的心。
她的嗓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深邃古朴的气质,辽阔中略带沙质。她唱的佛歌,像和煦的阳光在天际照耀,像洁白的云丝在苍穹卷舒,清绝得如同高山上一面不染纤尘的湖水。夜深人静时,也只有她的歌声,能够融进听者的心,那么刻骨,那么的深。在一份静静的冥思中,歌者自己和聆听的人,都找到了至纯至真的自我,灵魂飞升,离苦得乐,觉悟菩提。
历经坎坷,她比别人更懂得人间的悲欢离合、激情和感伤——她的两段婚姻都以离异收场,对此她有有自己的解释:“两个个性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天天摩擦,尽量去调适,但真的调适不来了,也只好放弃”。
世事沧桑中,她选择音乐的另一种方式,让灵魂得到宁静和凝思。这条路,她走得艰辛,却也深远从容,辛酸和感受,只有她心知。
的确是成功的——看过她的一场名为“净土·梵音·乐人间”的音乐会,她用唱经的方式,演绎《莲花处处开》、《佛心》、《大慈大悲观世音》,场面祥和、静淡,清幽的梵唱,异常空灵的静心之乐,宛如天籁。所有的人沐浴在圣歌般的梵唱中,所有的人都沉没在对她的爱之中——那是对精神世界的爱,对高贵人格的爱,对高贵的自己的自爱。“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它们,实在太美。
在水一方,她是高不可攀的,也是温暖包容的。春天去了,夏天远了,这个才情卓绝的女子,转眼已经50岁了。漂泊多年后,终于归于平静。如今她独隐佛门,青灯黄卷,诵经静心。甚至,连她最为牵挂的女儿,她也没有留在身边。晨钟,暮鼓,滴水,穿石,木鱼,和声……日日禅境,心自高华,因而提炼出纯银般的声音,回荡成一种绕指轻柔,有一种慈悲流转其中。那是心底的大慈悲、真快乐,全无佛经的枯燥与死寂,只有安稳、妥贴与祥和。是的,这样的一个女子,她唱着佛经的时候,心情定是泰然美丽的,又怎会生悲苦呢?又或者,庄蝶之境,“佛即是心,心亦是佛”
——进入了这个境界,唱经应该是非常契合人心的吧,虽不能口吐莲花,至少也是心缓气平,淡定从容的,不然为何在每个听者的心里都引起了相同的慰藉和宁静呢?
在弟弟齐秦的口中,她是一位“隐士”,在无数深深挂念她的歌迷心中,她依然无可替代。真诚祝福她:静静地生活,静静地诵唱,静静地等待人生的秋天。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纵然花容凋零,依然在水上,昂起莲蓬般饱满的额头,听风听雨,完成一朵花的使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