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辞下》第九章
(2022-03-23 21:22:11)
标签:
读书文化杂谈 |
分类: 原创 |
(九)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把握机会,掌握火候,这个火候自然是时空间的机遇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事务刚开始难以捉摸,后来就知道本末了。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卜卦用卦断卦的原则,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子彖辞以比拟之
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杂物就是要算的事情,撰德就是结果。结果的吉凶六爻中间的四爻很重要。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懂得道理,可以不卜卦了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读完孔子彖辞,道理就都懂了。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二为内卦中位,得时得位;四“近五”而惧,还是外卦初爻。不过还是不甚了了,又如何呢?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二四为阴位,适合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三五位阳位,适合刚,不适合阴。贵贱之等指的是要明白定位,原来的同学后来因为职位不同也不能随便打闹了,贵贱之等也。
【译文】《易经》这本书的目的,是由始知终,明因识果,以了解事物的本质。六爻的变动错综复杂,只有把它们放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才能了解把握。卜卦时,开初卜出来的一个爻的含义是难于了解的,等到六爻都出来了,那么最上爻的意义就很容易知道了。这是因为初爻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上爻是事物发展的末端。初爻的文辞是比喻事物的开始,由上而下,最后到上爻,表明事物已发展到极终。天有不测风云,中间的二、三、四、五爻就不可能具备这样的功能了。唉!也许存亡吉凶的趋势,即使是居住在家也是可以知道的吧!一个真有智慧的人,只要看一看卦的爻辞上说些什么,那么多半就能了解整个变化的情形了。一般说,“二”与“四”爻都是阴位,作用功能相同但位置不同,因而境遇也就各不相同,二爻通常多赞美,四爻则多恐惧。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二爻”在下卦的中央,远离“五”君位,牵制较少,容易见效,所以多赞美。而“四”爻接近“五”爻君位,容易冒犯得咎,必然经常处在恐惧中。阴柔的本性,不利于攻击远处的事物,主要的功用在于避免灾祸,其运用的原则是柔顺中庸。三爻与五爻都是阳爻,同样的功用都处于不同的位置。通常情况下,三爻多凶险,五爻多功绩,因为“三爻”在下卦顶端,刚强过度,又处于臣下的地位,所以多凶险;“五”在上卦中央的君位,刚毅中庸,又居君王的地位,所以多功绩,这完全是因为各自所处的地位有贵贱等级的不同。不过,柔弱就一危险,刚强就一定殊胜吗?
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