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辞下》第五章2
(2022-03-17 17:50:07)
标签:
读书文化杂谈 |
分类: 原创 |
五、3.解卦上六
【译文】《易经》解释“上九”的爻辞说:“王公射鹰站在高墙之上,必然会获得猎物,不会有不利。”孔子解释说:“鹰是飞禽,弓箭是利器,射猎是人。君子将利器藏在身上,等待时机行动,又怎么不利呢?行动起来毫不迟疑,所以出手就有收获。就是告诉人们要有充分的准备方能采取行动。”
读后:
人,拿器,获物。解卦。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如何解困?高墉,也就是多年积攒的民意,把对方置于民意之下,成为众矢之的。
之后待时而动。
第一,小人,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小人,他们的仁义都是被动的,因为一个“怕”字,怕交规,怕扣分,所以礼让行人;怕法律,所以约束自己不打人不犯法。
所以,治人,要先让他碰钉子、找难堪、有怕头。人很难有生而向善的,所有,要小惩而大诫。
其次,变被动为主动,教化起作用。
第二,易经很有意思,左偏一点的法治,右偏一点是仁治。所以他讲究中正,一切都是一个度的问题。
那么,回到教育上,教育怎么可能没有惩戒?
第三,渐的作用。
善恶自有报,积小成大尔。
研读此章,大有裨益。恰逢群里有人讨论教育。一个老师和一个心理学家展开了辩论。
心理学家想告诉大家,这个现象是有的。
老师很激动,没有。
心理学家列举老师一项项惩罚的不合时宜。
老师列举孩子的一件件恶举和政策的层层约束家长的不公正监督。旨在说明老师噤若寒蝉。
根本在哪里?
现象有没有?有
惩戒该不该?该
度的问题。
总的来说,事实胜于雄辩。老师的话语权,老师的惩戒权,老师的教育空间的确越来越小了。

加载中…